《再次王宰簿喜雨聊句韵》
时间: 2025-01-04 08:5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旱魃重为妖,点雨如点血。
一念神所矜,蜚廉变骚屑。
灵螭卷天河,千里洗袢热。
二妙喜欲颠,钨豪赓白雪。
云烟落溪藤,传玩几漫灭。
韩孟不可作,吟社谁与结。
赖有飞凫仟,鸾棲等超绝。
娱我清庙音,熏蕤听疏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旱魃(干旱的妖怪)重新作恶的景象,雨点如同鲜血般珍贵。作者在一念之间感受到神灵的怜悯,蜚廉(古代的一种神兽)却变得如同杂草一般。灵动的龙卷起了天上的河流,千里之地都被洗净,热气消散。二妙(指美好的事物)让人心情愉悦,仿佛白雪般的钨豪(象征着高贵的东西)降临。云雾飘落在溪边的藤上,传递着几多的无常。韩孟(韩愈和孟郊)虽然无法再创作,但吟社中又有谁能结成新的诗友?幸好有飞凫(即神鸟)在此,鸾鸟栖息的境界超凡脱俗。让我在清庙中陶醉于音乐之声,熏蕤(香草的一种)伴我听那疏远的越音。
注释:
- 旱魃:传说中的干旱妖怪,古代人们认为是干旱的化身。
- 蜚廉:古代神兽,象征着凶猛和不安。
- 灵螭:灵动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变化。
- 二妙:指美好的事物,可能指艺术或诗词。
- 钨豪:指珍贵或高贵的东西。
- 云烟:指云雾,象征着虚幻和无常。
- 韩孟:指唐代诗人韩愈和孟郊,二人以诗名著称。
- 飞凫:神鸟,象征才华和超凡。
- 熏蕤:香草,象征着清香和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平不甚详尽,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的成就。其作品常带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风格多变且富有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经历了干旱之后,迎来了久旱的甘霖。诗人通过描写干旱的妖怪与雨水的珍贵,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再次王宰簿喜雨聊句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旱魃重为妖”引入,展现了干旱的严酷和不安,接着“点雨如点血”则将雨水的珍贵与稀少形象地比喻为鲜血,突显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珍惜。
中间的“灵螭卷天河,千里洗袢热”描绘了雨水来临时的壮观场景,灵动的龙象征着力量和变化,暗示自然界的神秘与力量。诗人通过“二妙喜欲颠”描绘了雨带来的愉悦心情,似乎将人们的烦恼一扫而空。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又引入了对古人(韩孟)的思考,感慨当今的诗社缺乏才华横溢的人。诗人对当下的吟咏社群表达了一种失落感,但同时又在“赖有飞凫仟,鸾棲等超绝”中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诗的结尾“娱我清庙音,熏蕤听疏越”则展示了诗人对艺术和音乐的热爱,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旱魃重为妖:干旱的妖怪揭示自然的残酷。
- 点雨如点血:雨水稀少且珍贵,有如鲜血。
- 一念神所矜:一瞬间的神灵怜悯。
- 蜚廉变骚屑:神兽蜚廉变得无足轻重。
- 灵螭卷天河:龙卷风卷起天上的河流。
- 千里洗袢热:广阔的土地因雨水而清凉。
- 二妙喜欲颠:美好事物让人心情愉悦。
- 钨豪赓白雪:珍贵的东西如白雪般洁白。
- 云烟落溪藤:云雾飘落在溪边的藤上。
- 传玩几漫灭:传递着无常的玩味。
- 韩孟不可作:无法再有像韩愈和孟郊那样的诗人。
- 吟社谁与结:当今的吟咏社中又有谁能相结。
- 赖有飞凫仟:幸好有神鸟飞凫的存在。
- 鸾棲等超绝:鸾鸟栖息的境界超凡脱俗。
- 娱我清庙音:让我陶醉于清庙的乐音。
- 熏蕤听疏越:在香草的伴随下听那遥远的音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鲜血,突显其珍贵。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对仗:如“云烟落溪藤,传玩几漫灭”,使诗歌结构更为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观察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下文化生态的反思与期盼。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命、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旱魃:象征着干旱和灾难,反映人们对自然的恐惧。
- 灵螭:象征力量与变化,代表自然的神秘。
- 飞凫:代表超凡的才华与希望。
- 白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反映诗人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旱魃重为妖”中的“妖”指代什么?
- A. 干旱
- B. 雷电
- C. 风暴
- D. 雪
-
“点雨如点血”中的“点”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夸张
-
诗中提到的“韩孟”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与李白
- B. 韩愈与孟郊
- C. 白居易与苏轼
- D. 陶渊明与李清照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史弥宁 vs. 杜甫:史弥宁的诗更多关注自然与人的情感,而杜甫则侧重于社会现实与历史变迁。
- 相同题材:两者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风格各异,史弥宁更显细腻,而杜甫则更具悲壮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史弥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