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舍掩寒扉,聊同隐者栖。
浮流穿竹过,山鸟入城啼。
宾主高谈胜,心冥外物齐。
惟应朝枕梦,长厌隔邻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日子,官舍的门紧闭,诗人与隐士一起栖息在这里。清流在竹林中流淌,山鸟飞入城中鸣叫。宾主之间的高谈阔论,心灵与外界的事物变得融为一体。唯独在早晨醒来时,梦中依旧沉醉,长久以来对隔壁鸡鸣的厌烦。
注释:
- 官舍:官吏的住所。
- 隐者:隐居的人,这里指代生活在山林中的人。
- 浮流:流动的水。
- 山鸟:山中的鸟类。
- 高谈:高雅的谈话。
- 心冥:心灵的状态,浑浑噩噩。
- 隔邻鸡:指的是邻居的鸡鸣声。
典故解析:
隐者通常是指那些选择远离世俗生活,追求内心宁静的人。诗中通过隐者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喧嚣的逃避和向往自然生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诗词闻名于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欧阳修的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在官场和隐居生活之间的思考与感受。诗中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杂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描绘了隐者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官舍掩寒扉”既描绘了寒冷的环境,又暗示了官场的冷漠与孤独。紧接着,诗人用“浮流穿竹过”描绘了自然景致,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者生活的憧憬。接下来的“宾主高谈胜”,突出了一种心灵的交流与愉悦,体现出诗人与隐者之间的深厚友谊。最后一句“惟应朝枕梦”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渴望宁静,但对于邻居的鸡鸣声却感到烦扰,最终将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琐事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优雅的自然景观,也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心理状态,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官舍掩寒扉: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环境,官舍的门紧闭,给人一种孤独感。
- 聊同隐者栖:与隐者一起栖息,表明诗人渴望逃离世俗。
- 浮流穿竹过:水流穿过竹林,体现了自然的美好。
- 山鸟入城啼:山鸟飞入城市鸣叫,象征自然与城市的冲突。
- 宾主高谈胜:宾客之间的高谈阔论,展示了友谊的温暖。
- 心冥外物齐:心灵的宁静与外界事物的和谐。
- 惟应朝枕梦:唯有在梦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 长厌隔邻鸡:对邻居的鸡鸣声感到厌烦,反映了生活中的烦恼。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朝枕梦”暗喻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寒扉:象征孤独与冷清的生活环境。
- 隐者: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追求内心宁静。
- 浮流:象征自然的流动与生命的活力。
- 山鸟:自然的生灵,象征自由与灵动。
- 朝枕梦: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梦中的平静。
互动学习:
-
诗中提到“隐者”,隐者通常指代什么样的人?
- A) 追求名利的人
- B) 远离世俗的人
- C) 官员
-
诗中“宾主高谈胜”指的是:
- A) 诗人与隐者的谈话
- B) 邻居的鸡鸣
- C) 城市的喧闹
-
诗人对“隔邻鸡”的感受是:
- A) 喜欢
- B) 厌烦
- C) 无所谓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与隐逸的结合。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但李白更注重于豪放与个人情怀,而欧阳修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宋八大家诗文选》
- 《欧阳修年谱》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