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挽词三首》

时间: 2025-01-19 17:41:33

始见行春◇,俄闻引葬箫。

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

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

朔风吹霰雪,铭旐共飘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谢公挽词三首》
作者: 欧阳修

始见行春,俄闻引葬箫。
笑言犹在耳,魂魄遂难招。
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
朔风吹霰雪,铭旐共飘飘。

白话文翻译:

我第一次见到春天的到来,没多久就听见了送葬的箫声。
他曾经的笑语依然在耳边回响,然而他的灵魂却再也无法招回。
天空中的奎星黯淡无光,辞林中的玉树也都凋谢了。
北风吹来霰雪,铭记的旐旗随风飘扬。

注释:

  • 始见行春:开始看到春天的到来了。
  • 引葬箫:用来送葬的乐器,表示哀悼。
  • 魂魄:指人的灵魂。
  • 奎星:二十八宿之一,代表星辰,也象征着人的命运。
  • 辞林:比喻文学界或文人聚集之地。
  • 玉树:比喻高洁的品德或人。
  • 铭旐:铭刻在旐上的文字,象征记忆和追念。

典故解析:

  • 奎星暗:奎星在古代是被视为重要的星星,象征着命运与前途。此处暗示逝者的光辉已不复存在。
  • 玉树凋:古有“玉树琼枝”之说,玉树象征着高洁的品德,凋零则意味着损失与悲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以散文闻名,诗词成就也很高,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欧阳修的好友谢公去世时,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谢公挽词三首》通过对春天、箫声、灵魂、星辰、风雪等意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浓厚的哀伤与怀念。诗人以春天的到来作为开篇,表面上是自然的轮回,实际上却带出了对朋友离世的深切感受。送葬的箫声让人心中涌起无限惆怅,昔日的欢声笑语已成追忆,灵魂再难招回,这一切都渗透着对逝者的深深怀念。

“天象奎星暗,辞林玉树凋”两句则借助星辰与植物的对比,强调了因失去而带来的苍凉与孤寂。朔风与霰雪的意象不仅渲染了寒冷的气氛,更象征着逝者的离去给生者带来的无尽感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始见行春:春天的到来象征着生机,但在此诗中,它也暗示着失去。
  • 俄闻引葬箫:转折的句子,带出对死亡的感知。
  • 笑言犹在耳:强调逝者生前的快乐和欢声笑语。
  • 魂魄遂难招:表达对逝去生命的无奈与无法挽回的悲痛。
  • 天象奎星暗:运用天象的变化,暗示逝者的光辉不再。
  • 辞林玉树凋:比喻文人的高洁与逝去,暗含对文学的失落感。
  • 朔风吹霰雪:寒冷的自然环境与内心的悲伤相呼应。
  • 铭旐共飘飘:最后的旐旗象征着追念与永远的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魂魄遂难招,铭旐共飘飘”,对称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比喻:将逝者的灵魂比作春天的消逝,用自然来反映人事的无常。
  • 拟人: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人类情感,使得诗句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朋友的怀念为主题,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在哀悼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展现了深厚而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生机、希望。
  • 箫声:哀悼、离别。
  • 魂魄:人生的无常、逝者的灵魂。
  • 奎星:命运、光辉。
  • 玉树:高洁的品德。
  • 朔风与霰雪:寒冷、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引葬箫”指什么?
    A. 欢乐的音乐
    B. 哀悼的乐器
    C. 春天的曲调

  2. “魂魄遂难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命的珍惜
    B. 对逝者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的“奎星暗”主要象征什么?
    A. 光辉与希望
    B. 失去与悲伤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与人生感慨。
  • 杜甫《春望》:关注国家与个人的命运,表现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谢公挽词》与李白的《庐山谣》在主题上均有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感悟。

参考资料:

  • 《欧阳修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