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普安徐太守赴任 其二》

时间: 2025-01-04 12:03:52

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

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

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普安徐太守赴任 其二
作者:李学曾 〔明代〕

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
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
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徐太守具备文才和武功,治理的郡县被称为临边。
在阳光的照射下,寒冷的谷地变得温暖,清风吹拂,驱散了瘴气。
百姓善良,争讼的文书稀少,政务闲暇时,他能品味诗篇。
坐在南荣树下,春天的小黄莺看着早早迁徙的景象。

注释

  • 公才:指徐太守的才能。
  • 文武备:指文采和武艺都具备。
  • 得郡:得到任职的郡县。
  • 化日:阳光照耀。
  • 寒谷:指寒冷的山谷。
  • 瘴烟:指瘴气,常见于湿热地区的有害气体。
  • 民淳:百姓淳朴。
  • 稀讼牒:指诉讼的文书很少。
  • 政暇:政务闲暇。
  • 南荣木:南荣树,一种植物。
  • 春莺:春天的小黄莺。
  • 早迁:早早地迁徙。

典故解析

“临边”指的是边疆地区,寓意徐太守所治理的地方相对偏远,但也暗示着治理的艰巨性。诗中提到的“清风拂瘴烟”,则反映了治理后环境的改善,显示出徐太守的治政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学曾,明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社会的关怀著称。他的诗常常反映出对政治的思考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学曾在送别徐太守赴任时所作,表达了对徐太守的赞美和对其能良好治理的期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写徐太守的品德与治政能力,表现出诗人对其的赞美与期许。首联“公才文武备,得郡称临边”,开篇即点明徐太守的才干,展现出一种自信和骄傲的语气。接着,通过“化日回寒谷,清风拂瘴烟”,传达出徐太守治理下的地方由寒冷变暖、环境改善的状态,表现了治政的成效。这不仅是对徐太守的赞美,也是对他未来工作的鼓励与期待。

“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则进一步描绘出徐太守所治之地百姓安乐、政务清闲的景象,突显出良好的治政效果。最后两句“坐对南荣木,春莺看早迁”更是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给人以美好的感受,象征着春的生机与希望,也暗示着徐太守前途光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事的描写,也有自然景象的融入,展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思考及对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公才文武备:赞美徐太守文采与武功俱全。
    • 得郡称临边:说明他被任命在边远地区。
    • 化日回寒谷:形容阳光的照耀使得寒谷变得温暖。
    • 清风拂瘴烟:表现出自然环境的改善。
    • 民淳稀讼牒:描绘出百姓善良,诉讼文书稀少的社会状况。
    • 政暇到诗篇:表明政务清闲,徐太守能有时间欣赏诗篇。
    • 坐对南荣木:描写徐太守坐在南荣树下的悠闲情景。
    • 春莺看早迁:以春莺的迁徙来象征新生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化日回寒谷”以阳光的变化比喻治理的成效。
    • 对仗:如“民淳稀讼牒,政暇到诗篇”,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徐太守的赞美与祝福,寄托了对美好治政的期待,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着希望和温暖,代表着良好的治理。
  • 清风:代表着自然的纯净,象征着无污染的环境。
  • 南荣木:自然景观的象征,给人以安静和谐的感觉。
  • 春莺:象征着生机和新生,暗示着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风”是用来表现什么的? a) 它的凉爽
    b) 治政的成效
    c) 自然的美丽

  2. “民淳稀讼牒”中的“民淳”指的是什么? a) 百姓很聪明
    b) 百姓善良
    c) 百姓富有

  3. 诗中提到的“南荣木”象征着什么? a) 贫穷
    b) 安宁
    c) 热闹

答案

  1. b) 治政的成效
  2. b) 百姓善良
  3. b)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事的感慨,但李白的诗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情感,而李学曾的这首诗则更具社会关怀和对政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相关解析与赏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