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未九月寓京邸乞菊自赏》

时间: 2025-01-19 14:46:54

菊是山中隐逸花,山中乞得到官衙。

十年共赏人何在,万里孤吟恨转赊。

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

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癸未九月寓京邸乞菊自赏
作者: 李学曾 〔明代〕

菊是山中隐逸花,
山中乞得到官衙。
十年共赏人何在,
万里孤吟恨转赊。
俄向眼前惊物候,
还从鬓上惜霜华。
尘冠未卜何时挂,
归去东篱傍酒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菊花是隐逸在山中的花,诗人希望能够在官衙中乞求到它。十年来曾与友人共同欣赏,如今却不知他们何在;万里孤独吟唱,时光流逝让人倍感惋惜。眼前的季节变化令他惊讶,鬓边的白发让他珍惜这霜华。尘世的名利何时才能放下,归去时只想在东篱旁边的酒家畅饮。

注释:

  • : 菊花,象征高洁和隐逸。
  • 官衙: 官府,指官员的住宅。
  • 十年共赏: 指与友人共同欣赏菊花的时光。
  • 孤吟: 独自吟唱,表达孤独感。
  • 霜华: 指菊花在霜冻后依然盛开的美丽。
  • 尘冠: 指世俗的名利,象征官场的束缚。
  • 东篱: 指东边的篱笆,暗指陶渊明的“东篱把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学曾,明代诗人,以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的哲思,体现了隐逸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癸未年九月,正值秋季,诗人身处京城,渴望归隐的心情愈发强烈。诗中对菊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菊花为引子,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隐逸,与诗人的性格和追求相得益彰。诗的开头,“菊是山中隐逸花”,明确了诗人对菊花的珍视,接着提到“山中乞得到官衙”,显示了他对官场的渴望与无奈。在与友人共赏的十年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人何在”流露出深深的惋惜。

“万里孤吟恨转赊”一句,描绘出诗人孤独吟唱的场景,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在“俄向眼前惊物候,还从鬓上惜霜华”中,诗人意识到季节的变迁与自身的衰老,令人感慨。最后两句“尘冠未卜何时挂,归去东篱傍酒家”,更是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与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菊是山中隐逸花: 菊花生长在山中,象征隐逸和高洁。
  2. 山中乞得到官衙: 期望在官场中能得到这样的菊花,反映出对官场的渴望。
  3. 十年共赏人何在: 曾经与友人共赏菊花,如今却不知他们身在何处。
  4. 万里孤吟恨转赊: 千里之外独自吟唱,感叹时光流逝的无情。
  5. 俄向眼前惊物候: 眼前季节的变化让人惊讶。
  6. 还从鬓上惜霜华: 鬓发已白,感慨岁月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7. 尘冠未卜何时挂: 对世俗名利的迷茫,何时才能放下。
  8. 归去东篱傍酒家: 最终希望能回归田园,享受简单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菊花比作隐逸的象征,表达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 对仗: 每两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使用“菊”、“霜华”等意象,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象征隐逸、高洁。
  • 霜华: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珍惜。
  • 东篱: 暗指归隐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菊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高洁与隐逸
    C. 世俗的名利
    D. 友情的珍贵

  2. “十年共赏人何在”中的“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友人
    C. 官员
    D. 菊花

  3. 诗人最终希望回归哪里? A. 官衙
    B. 山中
    C. 东篱
    D. 京城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 以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李学曾的《乞菊自赏》:两者均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显豪放,而李学曾则更显细腻与沉思。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文章:《明代诗人李学曾的生平与作品分析》
  • 网络资源:古诗文网、诗词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