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
时间: 2025-01-19 22:36: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丈人手笔与仙通,点化虚无若转蓬。
妙寄千言千嶂外,全收万象一檐中。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
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丈人(即长者或尊者)的笔迹与仙人的通灵相交融,犹如在虚无中点化,像是旋转的蓬草。妙思寄托在千言万语之外,但又能将万象都包罗在一檐之下。深邃的堂中,细致的篆书在澄清的水面上观赏,落日时分,危栏旁数着远去的鸿雁。此外,还将小槽中压着的古锦铺展开来,共同在高处静待春风的到来。
注释:
- 丈人:指长者或有德之人,表示尊敬。
- 仙通:指与仙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 点化:指启发、开导。
- 虚无:空洞的状态,这里指无形的道理。
- 转蓬:比喻事物变化无常,如同随风而转的蓬草。
- 妙寄:精妙的寄托。
- 千嶂:千山万岭,比喻众多的事物。
- 万象:万千事物的总体。
- 深堂:深邃的大厅。
- 细篆:精美的篆书。
- 澄水:清澈的水。
- 危栏:高高的栏杆。
- 去鸿:远去的鸿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古锦:古老的锦缎,象征着文化和历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丈人”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指代智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强调了作者的敬仰之情。“春风”则常用来象征希望与生机,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于宋代,字公之,号瑶池,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作品常蕴含哲理和深刻的思考。李弥逊在宋代文人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李弥逊与友人季申相聚之际,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高尚情操的追求。诗中表现出对智慧与自然的思索,展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是一首描绘哲理与自然的诗作。全诗透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然的心境与对生命的理解。开篇以“丈人手笔与仙通”引入,展示了诗人对智慧与艺术的尊敬,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联系。中间的“妙寄千言千嶂外”则表达了诗人对言语的思考,似乎在说,虽然语言可以表达很多,但真正的意境却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涵盖的。
“深堂细篆观澄水,落日危栏数去鸿”一句,转而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诗人站在高处,欣赏着清澈的水面与落日的余晖,数着远去的鸿雁,仿佛在思索人生的无常与流逝。最后一句“更压小槽囊古锦,共临高处待春风”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古锦象征着文化的厚重,而春风则象征着新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言简意赅,情感深邃,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独特理解,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丈人手笔与仙通:诗人对“丈人”之笔的赞美,隐喻智慧与灵感的结合。
- 点化虚无若转蓬:比喻通过智慧的启发,能够在虚无中找到方向。
- 妙寄千言千嶂外:表达诗人对诗歌的思考,尽管有许多表达,但真正的意境超越了语言。
- 全收万象一檐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包容。
- 深堂细篆观澄水:描绘静谧的环境,强调内心的宁静。
- 落日危栏数去鸿:感慨时间的流逝,鸿雁寓意着远行与别离。
- 更压小槽囊古锦:古锦象征文化积淀,隐喻诗人对传统的珍视。
- 共临高处待春风:期待未来的美好,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点化虚无若转蓬”形象地表现智慧对人生的启迪。
- 拟人:将“春风”赋予生命,象征希望的到来。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对智慧与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展现了一种超脱与宁静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丈人:智慧与人生经验的象征。
- 虚无:象征哲学思考的深邃。
- 转蓬:象征变化无常的生活。
- 千嶂:众多的事物,象征复杂的生活。
- 万象:自然与人生的总和。
- 澄水:象征内心的宁静。
- 去鸿: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古锦:文化的积累与历史的沉淀。
- 春风: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丈人”在诗中指代的是: A. 年轻人
B. 智者与长者
C. 普通人 -
【填空题】“落日危栏数去鸿”中的“去鸿”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春风”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时间的流逝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与李弥逊的《次韵季申枢密万象亭》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前者通过饮酒与月光的结合,展现了孤独与自由的情感;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对智慧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待。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相辅相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李弥逊研究》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