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时间: 2025-01-04 11:51:22

是邦谁及大夫贤,无地容才试十全。

侧席賸闻求德支,深居那得隐臞仙。

张罗永日无过辙,解榻何人许对眠。

莫为时危闲矍铄,要看走马勒燕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是邦谁及大夫贤,无地容才试十全。
侧席賸闻求德支,深居那得隐臞仙。
张罗永日无过辙,解榻何人许对眠。
莫为时危闲矍铄,要看走马勒燕然。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国家,谁能比得上大夫的贤德,没有地方能容得下才华试验的十全十美。
我在侧席上听到你求德的言辞,深居简出的我又怎么能得以隐身如仙呢?
整日忙碌没有过错的轨迹,谁能允许我在床上安然入睡?
不要因为时局危急而显得闲暇而无所事事,要去看看骑马的壮志和燕然山的景色。


注释

  • :国家、地方。
  • 大夫:古代对有德有才之人的尊称。
  • 无地容才:没有地方可以容纳才华。
  • 侧席:旁边的座位,指与大夫等人同席而坐。
  • 求德支:追求道德的支柱。
  • 隐臞仙:隐居的神仙,形容深居简出。
  • 张罗:忙碌或安排事情。
  • 过辙:指过往的轨迹,隐喻生活中的错误。
  • 解榻:指休息、入睡。
  • 莫为时危闲矍铄:不要因为时局危急而显得闲散而迷茫。

典故解析

“燕然”指的是燕然山,古代游侠的象征,常用以表现志向和豪情。诗中提到的“走马”和“勒燕然”表达了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与友人唱和,作品多涉及士人风骨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时局动荡、士人心志求达之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次韵曾微言见赠二首》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与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设问的方式,引出大夫的贤德,表现出对理想人物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接着,诗人以“侧席”的身份自谦,表明自己并无足够的才能,可以与之比肩。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加了韵律感,并通过“张罗”和“解榻”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身处繁忙,却又渴望安静。

最后两句“莫为时危闲矍铄,要看走马勒燕然”,更是直接传达了诗人的豪情与理想。他用“走马”象征追寻目标的决心,强调即使在艰难的时局中,仍应保持清醒与追求。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有对现状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形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是邦谁及大夫贤:在这个国家,谁能比得上贤德的大夫?
  2. 无地容才试十全:没有地方能容得下我这样的才华与美德。
  3. 侧席賸闻求德支:我在旁边听到你求德的言辞。
  4. 深居那得隐臞仙:我隐居在深处,怎么能像仙人一样隐秘?
  5. 张罗永日无过辙:我整日忙碌,却没有犯过错误的轨迹。
  6. 解榻何人许对眠:谁能让我在床上安然入睡?
  7. 莫为时危闲矍铄:不要因时局危急而显得无所事事。
  8. 要看走马勒燕然:要去看看骑马的壮志与燕然的景色。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张罗永日无过辙,解榻何人许对眠”,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设问:通过提问引发思考,增加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生活现实的深刻反思,激励人们在困境中仍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夫:代表贤德、有才之士。
  • 隐臞仙:象征隐居的理想与对自由的向往。
  • 走马:象征追求理想的决心与行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无地容才”意指什么?

    • A. 处处都有才华
    • B. 没有地方容纳才华
    • C. 有地方容纳才华
    • D. 只在一个地方
  2. “张罗”与“解榻”的对比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忙碌与安静的对立
    • B. 快乐与痛苦的对立
    • C. 休息与工作
    • D. 生活与死亡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李弥逊在对理想的追求中,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奔放,而李弥逊则更多表现出理性的思考与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弥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