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时间: 2024-12-31 04:25: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
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
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
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
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
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白话文翻译:
北池的云水宽阔,华美的楼阁迎着秋风。
孤独的白鹤依偎在水边,衰败的荷花映照在空中。
在寒冷的水面上采菱,踩着泥土中的藕。
白色的小船划分了水路,金色的小径通向远方。
草地上露水滋润,晚旗的红色在空中飘扬。
杯中酒水洒落在官吏身上,衣裳与钓鱼的老人相映成趣。
异乡的菊花刚刚盛开,故乡的梧桐也显得高大。
思念关山的情怀涌上心头,战斗的功勋依旧留存。
严城的景象尚未掩盖,清宴的结局已经注定。
对于你所提的事情,何必再去补救,欢娱的时光已然短暂。
注释:
- 北池:北边的池塘,象征开阔的自然景色。
- 华馆:华丽的建筑,多指宫殿或酒楼。
- 独鹤:孤独的白鹤,象征清高与孤独。
- 采菱:指在水中采摘菱角的活动,表现农村生活的细节。
- 素楫:白色的小船,象征宁静与淡泊。
- 萋萋露草:茂盛的草地上沾满露水,表现秋天的气息。
- 晚旗:晚霞或旗帜,象征着夕阳余晖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生活在动荡的年代,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经历,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创作于晚秋,杜甫与郑公(可能指郑虔)一同游览北池,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该诗充分展现了杜甫的观察细腻与情感深邃。开篇以“北池云水阔”描绘出一幅开阔的自然图景,给人以清新之感。随着诗句的深入,白鹤、衰荷等意象交织,展现了孤独与衰败的情感。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色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杜甫在诗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忧虑,尤其是后半部分提到的“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让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伤痛与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沉重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池云水阔:描绘北池的广阔,营造出开阔的自然环境。
- 华馆辟秋风:华丽的建筑迎接秋风,暗示秋天的到来。
- 独鹤元依渚:孤独的白鹤在水边栖息,象征孤独与清高。
- 衰荷且映空:衰败的荷花映照在空中,暗示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采菱寒刺上:描述在寒冷水中采摘菱角,突显生活的细节。
- 蹋藕野泥中:在泥泞中踩藕,表现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艰辛。
- 素楫分曹往:白色小船划分水路,象征宁静的出行。
- 金盘小径通:金色小径连接四方,展现自然的美好。
- 萋萋露草碧:草地上露水滋润,描绘秋天的生机。
- 片片晚旗红:晚霞如红旗般飘扬,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杯酒沾津吏:酒水洒落在官吏身上,寓意生活的随意与幽默。
- 衣裳与钓翁:衣裳与钓鱼的老人形成鲜明对比,展现生活的多样性。
- 异方初艳菊:异乡的菊花初盛开,象征希望与美好。
- 故里亦高桐:故乡的梧桐依然高大,寄托了思乡之情。
- 摇落关山思:感叹对关山的思念,表达对故乡的深情。
- 淹留战伐功:留恋战斗的功勋,反映对社会动荡的担忧。
- 严城殊未掩:严城的景象尚未掩盖,暗示现实的残酷。
- 清宴已知终:清宴的结局已然注定,表现对未来的无奈。
- 何补参卿事:对他人事物的无奈,表现心中的惆怅。
- 欢娱到薄躬:欢娱的时光短暂,强调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结合,如“晚旗红”比喻晚霞。
- 拟人: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其人的情感。
- 对仗:如“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展现了诗歌的音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北池的秋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时事的忧虑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杜甫的深邃思想和丰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池:象征宁静与开阔的自然。
- 白鹤:代表孤独与高洁。
- 菊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馆”主要指什么?
- A. 书馆
- B. 酒楼
- C. 宫殿
- D. 书院
-
“独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与清高
- C. 友谊
- D. 悲伤
-
诗中提到的“杯酒沾津吏”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豪迈
- B. 幽默
- C. 悲伤
- D. 恐惧
答案:
- C. 宫殿
- B. 孤独与清高
- B. 幽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秋夕》——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围绕自然与人生感悟展开,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李白则追求个性与自由的表达。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