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牛头寺(牛头山在郪县西南,下有长乐寺)》

时间: 2025-01-01 15:31:09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牛头寺
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
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

白话文翻译

青山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牛头山上徘徊。
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我,仿佛真正成了自由的浪游者。
春天的花开得浓郁,寺庙里显得格外宁静;
细竹摇曳,野池的幽静令人陶醉。
不知在何处,黄莺啼鸣声切,我独自徘徊,时光流逝却未曾停歇。

注释

字词注释

  • 衮衮:形容山势壮丽,巍峨的样子。
  • 拘碍:束缚、限制。
  • 真成浪出游:真正地成为了浪荡的游子。
  • 花浓:花朵开的繁盛、浓郁。
  • :幽静,安静的意思。
  • 莺啼:黄莺的啼叫,形容鸟鸣声。

典故解析
“牛头山”在历史上常被文人吟咏,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隐逸之地。长乐寺则是佛教寺庙,常常与宁静、幽静的氛围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展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杜甫晚年,他身处动荡的时代,常常感受到生活的苦难与无奈。在牛头山的宁静中,杜甫渴望逃离世俗的烦恼,寻求心灵的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上牛头寺》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青山的映衬下,牛头寺的静谧让人心生向往。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的追求,诗人渴望抛却尘世的束缚,像浪一样自由地游荡。这种对于自由的渴望,与他在世俗生活中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池幽”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宁静舒适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与内心的平静结合起来,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最后一句“何处莺啼切,移时独未休”则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思索,似乎在询问何处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安宁和快乐。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杜甫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山意不尽:青山的意境是无穷无尽的,暗示自然的美与无边的思绪。
  • 衮衮上牛头:牛头山巍峨壮丽,诗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
  • 无复能拘碍:没有什么可以再束缚自己,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 真成浪出游:比喻自己像浪一样自由自在地游荡。
  • 花浓春寺静:春天的花朵盛开,寺庙显得格外宁静。
  • 竹细野池幽:细竹摇曳,野池幽静,描绘了自然的宁静美。
  • 何处莺啼切:询问黄莺在何处啼鸣,增添了几分闲适的气氛。
  • 移时独未休:即使时光流逝,自己仍在思索与徘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浪”,表现出追求自由的愿望。
  • 对仗:如“春寺静”与“野池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青山、花、竹、莺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杜甫内心的孤独与寻求宁静的渴望,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永恒。
  •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象征着清雅与宁静。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爱情的追求
    C. 对历史的反思

  2. “无复能拘碍” 描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愤怒
    B. 自由
    C. 哀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 两者在意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