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集陶落叶》

时间: 2025-01-01 11:28:43

秋老钟山万木稀,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老钟山万木稀,
凋伤总属劫尘飞。
不知玉露凉风急,
只道金陵王气非。
倚月素娥徒有树,
履霜青女正无衣。
华林惨淡如沙漠,
万里寒空一雁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钟山上的树木已经稀少,
枯萎的景象全是由于劫难和尘埃的飞扬。
不知道玉露和凉风已经急促,
只觉得金陵的王气早已不在。
倚靠明月,素娥身旁只有一棵树,
踩着霜,青女却正身无衣裳。
华林的惨淡景象如同沙漠,
在万里寒空中,一只大雁归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秋老”:指秋天已经过去,老去的状态。
  • “钟山”:指南京的钟山,以其自然景色著称。
  • “万木稀”:形容树木稀少,象征凋零。
  • “劫尘飞”:比喻动乱或灾难带来的尘埃。
  • “玉露”:指秋天的露水,象征寒凉。
  • “王气”:古代指王朝的气派和气运。
  • “素娥”:指月亮,传说中的月宫的仙女。
  • “青女”:指秋天的女神。
  • “华林”:指华美的树林,象征繁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素娥”与“青女”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代表秋天的自然景象,暗示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谦益(1592-1665),字廷美,号豫山,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后世的尊重。钱谦益的诗歌以清丽见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和自然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对时间流逝和盛衰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和盛集陶落叶》是一首极具秋意的古诗,诗人通过描绘钟山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凋零的感慨。开篇“秋老钟山万木稀”直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稀少,暗示着生命的衰退与结束。接下来的两句“凋伤总属劫尘飞”则引入了更深层的哲学思考,劫难和尘埃的飞扬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变迁与苦难。

“只道金陵王气非”一句,反映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望。金陵曾是繁华之地,如今却显得格外凋零。这种对比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力。

紧接着的“倚月素娥徒有树,履霜青女正无衣”,在意象上巧妙地以月亮和青女来象征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孤独。最后两句“华林惨淡如沙漠,万里寒空一雁归”将全诗推向高潮,华美的树林如同沙漠般的残酷,孤雁归来的意象则更加加强了孤独感与离散之情。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及历史的深切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老钟山万木稀”:描绘钟山秋季的景象,树木稀少,象征着生命的衰退。
  2. “凋伤总属劫尘飞”:使用比喻,表达凋零的原因是外界的动乱与灾难。
  3. “不知玉露凉风急”:对秋天冷风和露水的感知,暗示时光流逝的急迫感。
  4. “只道金陵王气非”:感叹金陵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5. “倚月素娥徒有树”:将月亮拟人化,表达孤独与无奈。
  6. “履霜青女正无衣”:暗示秋天的寒冷,突出自然的严酷。
  7. “华林惨淡如沙漠”:华丽的树林变得惨淡无光,形成鲜明对比。
  8. “万里寒空一雁归”:孤雁归来,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联系,增强诗意。
  • 拟人:月亮和青女被赋予人性,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倚月素娥徒有树”和“履霜青女正无衣”,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存在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钟山: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轮回。
  • :代表凋零与结束的季节。
  • 月、青女:象征孤独与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华林:象征繁华的短暂与易逝。
  • 孤雁:象征孤独和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金陵王气非”中“王气”指的是什么?
    A. 天子的气派
    B. 王朝的繁华
    C. 自然的气候
    D. 人的气质

  3. 诗中提到的“素娥”代表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风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山中秋色》——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秋夕》描绘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与钱谦益的情感相似,但杜甫更侧重于社会背景的影响。而钱谦益则侧重于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钱谦益集》
  • 《古诗词名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