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东院适人乞词,醉中书于裙带三首赵长卿)》
时间: 2025-01-04 09:0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东院适人乞词,醉中书于裙带三首)
作者: 赵长卿
人随社节去匆匆。此恨几时穷。
阳台寂寞,巫山凄惨,云雨成空。
芭蕉密处窗儿下,冷落旧香中。
黄昏静也,蛩声满院,明月清风。
白话文翻译:
人们随着社节匆匆离去,这份遗憾又要多久才能消除呢?阳台上显得十分寂寞,巫山的景色也显得凄凉,云雨的美好已成空幻。窗下的芭蕉密密麻麻,往日的香气在这里显得冷清。黄昏的宁静中,院子里充满了蟋蟀的鸣声,明月与清风陪伴着这份孤独。
注释:
- 社节:指的是民间的节日,通常与祭祀有关。
- 阳台:指的是一种台阶或平台,古代常用于观景。
- 巫山:古人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山水景色,常与情感相连。
- 芭蕉:一种植物,常生长在湿润的地方,象征着阴凉和静谧。
- 蛩声:蟋蟀的鸣叫声,代表夜晚的宁静和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巫山”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代表着美丽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巫山云雨的典故出自《九歌》,意指多情和离愁。诗中借助巫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爱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词人,字德明,号云泉,出生于文学世家。他的诗词多表现人生感悟、情感交织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长卿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个人内心孤独的对比之时,反映了他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眼儿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匆忙与个人情感的孤寂。开篇便通过“人随社节去匆匆”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阳台寂寞,巫山凄惨,云雨成空”来渲染一种孤独的氛围,巫山的美丽与现实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芭蕉密处窗儿下,冷落旧香中”一句则是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芭蕉与旧香的描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带走了曾经的美好。最后,黄昏时分的“蛩声满院,明月清风”,不仅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也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依托,寄托了诗人对爱情、对生活的思考,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随社节去匆匆:描绘了节日的热闹,人与人之间的急促离去,体现了时间的流逝。
- 此恨几时穷:表达了对离别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 阳台寂寞,巫山凄惨,云雨成空: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 芭蕉密处窗儿下,冷落旧香中:细腻地描绘了孤独的环境,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
- 黄昏静也,蛩声满院,明月清风: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阳台寂寞”与“巫山凄惨”的对比,表现出孤独的情感。
- 意象:如“芭蕉”、“明月”等意象,均能引起读者对自然与内心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节日的匆忙与个人的孤独,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爱情失去的惋惜,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怀念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台:象征着等待与思念。
- 巫山:代表着美丽与悲伤的结合。
- 芭蕉:象征着宁静与孤独的环境。
- 蛩声:代表着夜的静谧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社节”指的是什么? a. 节日
b. 祭祀
c. 诗歌
d. 聚会 -
“黄昏静也,蛩声满院”中的“蛩声”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a. 鸟
b. 昆虫
c. 狼
d. 狗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感?
答案:
- a
- b
- 阳台、巫山、芭蕉、蛩声等意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美好的怀念,但更多表现女性的细腻与柔情。
- 苏轼《水调歌头》:虽以月为题,但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