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落日旌旗》
时间: 2025-01-06 21:0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落日旌旗
作者: 邵缉 〔宋代〕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
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
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
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
芝夫荛子,歌舞威名。
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
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白话文翻译
夕阳下的旌旗迎风飘扬,清晨的霜霰映照着剑戟,边塞的号角声中叫唤着严寒的更替。谈论起军队的壮志豪情,口齿间仿佛带着风的气息。坐拥十万勇士,像貔貅般威武,勇敢的将士们手持长矛,勇往直前。闲聊之间,匈奴已授首,千里之外的战场安静如初。荆襄地区,人们忙碌耕作,提壶相劝,布谷鸟声催促着田间的耕作。芝麻和荛子在歌舞中传递着威名。这是何等的轻松与自在,驱动着营阵,横行于无垠的沙漠。我所取得的功绩又有谁来记录?风神轻盈而婉转,麟阁上绘制的丹青宛如神话。
注释
- 旌旗:战旗,通常指军队的旗帜。
- 清霜:指清晨的霜霰,形容寒冷的天气。
- 剑戟:古代兵器,象征武力和威严。
- 貔貅:传说中的瑞兽,象征财富与勇气。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常与中原政权发生冲突。
- 荆襄:古地名,今湖北一带,表示丰饶的土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缉,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作品多以边塞和军旅为题材,表现出豪迈的气概和浓厚的爱国情怀。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本词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战争场景和边塞生活,抒发对国家安定的渴望和对英雄的敬仰,寄托了对民族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满庭芳·落日旌旗》是一首充满豪情和壮志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夕阳下军队的威武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勇士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开篇以“落日旌旗”引入,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紧接着以“清霜剑戟”、“塞角声”描绘出严峻的战争气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在谈及“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时,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军事议题的热烈讨论,也暗含着对战争豪情的表现,仿佛在唤起人们的勇气与决心。接着,诗中提到“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展现了将士们的豪气和无畏,象征着强大的军队和勇敢的士兵。
最后几句转入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提到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安宁的渴望,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旌旗:夕阳中的战旗,象征着战争的临近。
- 清霜剑戟:清晨的霜映照着兵器,暗示着寒冷和斗争的艰险。
- 塞角声唤严更:边塞的号角声在呼唤严寒的夜更,传达着紧张氛围。
- 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讨论军事时的豪情,言语间充满气势。
- 坐拥貔貅十万:坐拥强大的军队,像传说中的瑞兽般威武。
- 笑谈顷,匈奴授首:轻松地谈论敌人的失败,展示胜利的自信。
- 千里静欃枪:战场的安静,象征着胜利后的平静。
- 荆襄,人按堵:描绘了丰饶的土地上人们的忙碌。
- 提壶劝酒,布谷催耕:生活的场景,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芝夫荛子,歌舞威名:人们通过歌舞传递威名,表现出民族的自豪感。
- 好是轻裘缓带:描绘轻松惬意的生活状态。
- 驱营阵绝漠横行:强调军队的强大和自由横行的状态。
- 功谁纪:对功绩的追问,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 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比喻美好的事物,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貔貅比作勇士,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词句,增强了朗朗上口的韵律感。
- 夸张:如“坐拥十万”,夸大军队的强大,突出豪情。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开,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旌旗:象征着军队的力量和斗争。
- 剑戟:代表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勇气。
- 貔貅:象征财富与勇敢。
- 布谷:象征着农耕文化和安宁生活。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反映了战争与和平、英雄与生活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邵缉
- C. 杜甫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貔貅”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财富与勇敢
- C. 和平
- D. 战争
-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艰苦
- B. 对战争的渴望
- C. 对国家和英雄的赞美
- D. 自然风光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邵缉的作品,都描绘了边塞英雄的形象,但辛弃疾的诗更多地渗透了对民族危机的深切感慨,而邵缉则更加注重英雄气概的表现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