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怨诗二首》

时间: 2025-01-19 19:56:58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

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水悠悠春草绿,对此思君泪相续。
羞将离恨向东风,理尽秦筝不成曲。
与君形影分胡越,玉枕终年对离别。
登台北望烟雨深,回身泣向寥天月。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水波潺潺,春草绿意盎然,
看着这一切,不禁思念你,泪水不断。
不愿把离愁向东风倾诉,
即便是弹尽秦筝,也无法奏出曲调。
与你在胡越分离,形影相隔,
玉枕孤枕,终年只能对着离别。
登上台阶北望,烟雨朦胧,
转身却只能对着空寥的天月哭泣。

注释:

  • 春水悠悠:春天的水流缓缓而来,形容春水的柔和。
  • 春草绿:形容春天草木繁茂,生机盎然。
  • 羞将离恨向东风:不愿把离愁告诉东风,表达了对离别的不忍与羞愧。
  • 理尽秦筝不成曲:即使弹尽秦筝,也无法奏出完全的曲调,表达了心中的无奈与痛苦。
  • 玉枕:指玉制的枕头,象征孤独与离别。

典故解析:

  • 秦筝:古代乐器,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诗中用来象征无法表达的情感。
  • 胡越:指古代中原与西南地区的地理分隔,暗示情感上的隔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氏月华,唐代女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风闻名于世。作品多描写爱情和离别,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离别常常成为诗人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体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该诗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篇以“春水悠悠春草绿”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然而这种美景却与内心的忧愁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泪相续”表明了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情感十分真挚。接下来的“羞将离恨向东风”则反映出一种无奈与羞愧,似乎无法将自身的离愁向外界倾诉。

整首诗的情感逐渐加深,尤其在“与君形影分胡越”一句中,诗人不仅表达了身体的分离,更突显了心理的孤独。最后“泣向寥天月”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孤独的月亮成为了诗人心灵的映照,既是思念的对象,也是孤独的象征。

诗中的意象如春水、春草、秦筝和玉枕等,皆富有象征意义,构成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空间。诗人在流淌的春水中注入了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表达了对幸福与美好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堪称唐代女诗人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水悠悠春草绿:春天的水流缓缓流动,春草生机勃勃,形成一幅美丽的春景。
  2. 对此思君泪相续:面对这样的景色,不禁思念起你,眼泪不断流下。
  3. 羞将离恨向东风:不愿将心中的离愁告诉东风,表达了内心的羞愧与无奈。
  4. 理尽秦筝不成曲:即使弹尽了秦筝,也无法奏出完美的乐曲,象征着心中无法表达的痛苦。
  5. 与君形影分胡越:与君的身影在胡越之间分隔,暗示情感上的隔阂与距离。
  6. 玉枕终年对离别:整年都只能对着玉枕,象征孤独与对离别的无尽思念。
  7. 登台北望烟雨深:站在高台向北望去,烟雨弥漫,显得更加深远与忧伤。
  8. 回身泣向寥天月:转身时对着空寥的天月哭泣,表露出深切的孤独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枕”象征孤独,“秦筝”象征无法表达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的句子多采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将自然的东风拟人化,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水:象征生机与流动的时间,代表着生命的延续。
  2. 春草:象征青春与繁盛,寓意着希望与美好的开始。
  3. 秦筝:象征音乐与情感,代表着心中的忧伤与无法表达的思念。
  4. 玉枕:象征孤独与思念,暗示着对过往的回忆与对离别的无奈。
  5. 烟雨:象征模糊与忧伤,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水悠悠”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诗人用什么乐器来象征无法表达的情感?

    • A. 古筝
    • B. 琵琶
    • C. 秦筝
    • D. 笛子
  3. “回身泣向寥天月”中,诗人面临的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琵琶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 《琵琶行》:通过音乐展现离愁别绪,情感深厚,与《怨诗》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