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时间: 2024-09-19 21:21:40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客人感受到秋天的悲凉,站在梁台上眺望远方,夕阳的余晖似乎也在渐渐消逝。梧桐树开始掉落叶子,山上的桂花也快要开放了。寒露的气息渐渐逼近,晚霞的光辉也在逐渐收敛。我在白水旁高歌,却孤独地面对着绿池中的花朵。

注释: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旅客,象征着思乡之情。
  • 梁台:高台,通常指观景的地方。
  • 稍下叶:梧桐树的叶子开始零落,暗示秋天的到来。
  • 山桂:指山上的桂花,象征着即将到来的丰收与美好。
  • 寒露:一种节气,象征着天气逐渐转冷。
  • 长歌白水曲:指在白水旁高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与抒发。
  • 空对绿池华:孤独地面对着池中的花朵,反映出一种失落和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峤(约694年-766年),字某,号某,唐代诗人,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五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在旅途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孤独,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是一首抒发秋天景色与人生感慨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楚客秋悲动”,以“楚客”自喻,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透过夕阳的余辉、梧桐的落叶和桂花的即将开放,呈现出秋天的静谧与美丽,却又无不透出一种愁苦与失落。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更是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结尾的“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则是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尽管在美丽的环境中,内心却是孤寂的,令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秋天的美丽,还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及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客秋悲动:楚地的客人感受到秋天的悲凉,暗示着孤独与思乡。
  2. 梁台夕望赊:在梁台眺望,夕阳的余晖似乎也在延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瞬间的留恋。
  3. 梧桐稍下叶:梧桐树的叶子开始掉落,预示着秋天的来临,带来凋零之感。
  4. 山桂欲开花:山上的桂花即将盛开,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5. 气引迎寒露:秋天的寒露即将到来,体现了季节变换的无情。
  6. 光收向晚霞:夕阳的光辉渐渐消逝,象征着美好时光的过去。
  7. 长歌白水曲:在白水旁高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抒发。
  8. 空对绿池华:面对美丽的池水与花朵,内心却感到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景物与情感进行比喻,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光收向晚霞”。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感受与思考,同时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客:象征着思乡与孤独。
  • 晚霞: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流逝。
  • 梧桐、桂花:代表秋天的景象,既有凋零的悲凉,也有新生的希望。
  • 白水与绿池华: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的“楚客”指的是:
    A. 北方人
    B. 楚地的旅客
    C. 诗人本人
    D. 乡村农民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梧桐稍下叶”反映了____的到来。

  3. 判断题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对/错)

答案:

  1. B
  2. 秋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李峤的《晚景怅然简二三子》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在秋天时节的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李峤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杜甫则通过家人思念之情展现人间的温情与忧伤。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李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