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立春祀太乙
作者: 晏殊 〔宋代〕
原文展示
华灯明灭羽衣攒,
翠柳萧森矮桧寒。
千步回廊绕金殿,
水苍瑶佩响珊珊。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灯光闪烁,羽衣轻盈聚集在一起,
翠绿的柳树萧瑟,矮小的柏树在寒风中挺立。
千步回廊环绕着金色的殿堂,
水面上瑶佩轻响,宛若珊珊的乐声。
注释
- 华灯: 精美的灯光。
- 羽衣: 轻盈的衣服,象征神仙的装束。
- 翠柳: 绿色的柳树,春天的象征。
- 萧森: 形容树木稀疏而寒冷的样子。
- 矮桧: 矮小的柏树,代表冬季的寒冷。
- 金殿: 指华美的殿堂,可能是神明的居所。
- 瑶佩: 用瑶石制成的佩饰,水中的声音象征美妙的乐音。
- 珊珊: 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典故解析
- 太乙: 指太乙真人,道教中的神仙,主掌春季和气候。
- 立春: 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春天的开始,农事活动的起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晏殊(991年-1055年),字子华,号晏几道,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政治家,以其婉约词风著称。他的诗词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立春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迎接和对太乙神明的祭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敬。
诗歌鉴赏
《立春祀太乙》是晏殊在立春时节祭祀太乙神的作品,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感受。首句“华灯明灭羽衣攒”描绘了华丽的灯光在春夜中闪烁,仿佛羽衣仙子聚集。二句“翠柳萧森矮桧寒”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虽是春季,但仍然有寒意。诗中“千步回廊绕金殿”勾勒出祭祀场景的宏伟,而“水苍瑶佩响珊珊”则将祭祀的典雅与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神秘,同时蕴藏着对太乙神的崇敬和祈愿,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春天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华灯明灭羽衣攒: 通过“华灯”的闪烁,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氛围,羽衣象征着仙人,暗示着与神灵的接触。
- 翠柳萧森矮桧寒: 翠绿的柳树与矮小的柏树形成对比,表现出春天的寒冷和萧条感。
- 千步回廊绕金殿: 描述华美的殿堂环绕着回廊,展现了祭祀的场景和庄重感。
- 水苍瑶佩响珊珊: 水面的声音清脆悦耳,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灵动。
修辞手法:
- 比喻: 使用“华灯”与“羽衣”比喻神仙的光辉与神秘。
- 对仗: 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立春的场景与祭祀活动,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华灯: 代表光明与希望。
- 羽衣: 象征神灵的轻盈与优雅。
- 翠柳: 春天的象征,生命的复苏。
- 金殿: 代表尊贵与神圣的场所。
- 瑶佩: 美妙的声音,象征高雅与灵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立春祀太乙》中的“华灯”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寒冷
B. 神秘的光辉
C. 祭祀的场所
D. 自然的声音 -
诗中提到的“千步回廊”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庄重的祭祀场景
C. 自然的美丽
D. 冬天的严寒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 杜甫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描述春夜欢聚的场景,诗意轻快,强调人际关系的温暖。
- 杜甫《春夜喜雨》: 通过春雨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两者与晏殊的诗在春天的主题上相通,但情感基调和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