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 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
时间: 2025-01-04 09:21: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 送子万弟入都次梁棠村先生送舍弟南归原韵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此际东吴,正黄菊离披,紫螯郭索。
作装底急,使我伤于哀乐。
西堂夜话,算曾经几番晦朔。
又来朝,河桥判袂,匆匆弟酬兄酢。
昔日扬乌项橐。
须臾吾已老,凤飘鸾泊。
乌衣门巷,变做豆花篱落。
半生牧豕,问何年,离蔬释屩。
喜余季,来春花暖,休恨一官禄薄。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时节,东吴的黄菊正在凋零,紫螯的景象令人感叹。
我急于准备离别的行装,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欢乐的交织。
在西堂的夜谈中,曾几度经历了月圆月缺。
又到了早晨,河桥上我们依依告别,匆忙中弟弟与兄长的情谊难以割舍。
往昔那扬起乌衣的风采,如今已成往事。
转瞬之间,我已苍老,像凤求凰般飘泊。
乌衣巷的景象,已变成了豆花盛开的篱落。
半生养猪,问这何年何月,离开田园的我又将何去何从。
欣喜于余季的来临,春天花暖,莫要怨恨这官位的微薄。
注释
- 离披: 离散,飘零。
- 紫螯郭索: 形容东吴的美景。
- 作装底急: 形容准备行装十分匆忙。
- 夜话: 夜间的谈话。
- 晦朔: 指月亮的阴晴圆缺。
- 河桥判袂: 河桥上告别的情景。
- 乌衣门巷: 指往昔繁华的地方。
- 豆花篱落: 形容现在的简陋与昔日的繁华对比。
- 牧豕: 养猪。
- 释屩: 脱去鞋子,指离开田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34-1711)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生于明末清初。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的细腻变化。
创作背景:
《汉宫春》作于作者送别弟弟之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家庭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汉宫春》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诗的开头提到东吴的黄菊,既是季节的象征,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凋零。接着,通过对夜话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河桥的告别场景愈加深刻,体现出亲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奈。
诗中乌衣门巷的提及,标志着昔日的繁华已不再,生活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最后,诗人以“喜余季,来春花暖”结束,虽然官位微薄,但仍然怀有对未来的期许和乐观态度,展现了人生态度的积极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此际东吴: 描绘了东吴的时节景象,暗示诗人的地理位置及情感背景。
- 正黄菊离披: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作装底急: 体现了离别的匆忙和心情的复杂。
- 西堂夜话: 反映了与亲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 河桥判袂: 强调离别的情感深重。
- 须臾吾已老: 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自我的感慨。
- 乌衣门巷: 代表繁华的过往与现状的对比。
- 喜余季: 表示对未来的希望和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凤飘鸾泊”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对仗: 诗句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与人生感慨展开,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 象征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短暂。
- 河桥: 代表人生的分岔口和告别。
- 乌衣门巷: 代表过去的繁华与现在的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乌衣门巷”象征什么?
A. 过去的繁华
B. 未来的希望
C. 离别的痛苦
D. 自然的美丽 -
“喜余季,来春花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失望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亲人的思念
D. 对岁月的感慨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离别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深情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的《汉宫春》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蕴含对离别的感慨,但陈维崧更侧重于人情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陈维崧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