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雪阻观梅花两诗嘲之 其二
作者: 张镃 〔宋代〕
雨声俄混雪声乾,
泥泞林堂一到难。
藉使玉肌无冻粟,
可能独自过春寒。
白话文翻译:
春雪突然和雨声交织在一起,
泥泞的山林小道让人难以行走。
即使那娇嫩的肌肤不受寒霜的侵害,
又怎能独自度过这春寒的时节呢?
注释:
- 俄:忽然、突然。
- 混:混合、交织。
- 雪声乾:雪声干净,形容雪落的声音清脆。
- 泥泞:指湿滑的泥土,行走困难。
- 藉使:假使、即使。
- 玉肌:比喻娇嫩的肌肤。
- 冻粟:冬天的谷物,指没有被寒冷侵害的食物。
- 可能:能够、可以。
- 独自:一个人。
典故解析:
此诗虽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梅花”在古诗词中常常象征坚韧与高洁,诗人通过描写春雪与雨声的交融,表达了春天的不易以及对梅花的向往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一个文人世家,早年即展现出卓越的诗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张镃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梅花盛开的季节,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春雪与雨水,给观梅增添了困难。诗人借此描写自然现象,反映自己对春天和梅花的期盼与无奈。
诗歌鉴赏:
《春雪阻观梅花两诗嘲之 其二》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张镃通过对春雪和雨声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复杂性与变幻莫测。诗的开头以“雨声俄混雪声乾”引入,生动地表现出春雪来临时的自然景象,声音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安定的气氛,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不满与困扰。
接着,诗人用“泥泞林堂一到难”描绘出春雪融化后造成的泥泞,行走在这样环境中的艰难,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现实的无奈与阻碍。诗的最后两句则将焦点转移到梅花的娇嫩“玉肌”上,表达了即使没有受到寒霜影响,梅花也难以独自面对这样的春寒,从而引发对梅花命运的感慨。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和处境艰难的深刻思考。这种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体现了张镃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声俄混雪声乾:春天的雨声和雪声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天气的变化。
- 泥泞林堂一到难:泥泞的环境让行走变得困难,暗指观梅的障碍。
- 藉使玉肌无冻粟:即使梅花的娇嫩不受寒霜的影响,强调了梅花的脆弱。
- 可能独自过春寒:梅花是否能够独自应对春寒,表露出诗人对梅花的关心与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玉肌”,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对句的工整使得整首诗更具韵律感。
- 拟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使其具有情感,增添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在春寒中生存的忧虑,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无常。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雪:象征着春天的寒冷和不确定性。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也代表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泥泞:象征着困难与阻碍,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声俄混雪声乾”表达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A. 雨雪交加
B. 晴天
C. 风声
D. 雷声 -
诗人描绘“泥泞林堂”是为了表达什么?
A. 观梅的困难
B. 旅游的乐趣
C. 春天的美丽
D. 冬天的严寒 -
“玉肌”指代什么?
A. 梅花
B. 雪花
C. 春天
D. 诗人
答案: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梅花绝句》
- 王安石《梅花》
诗词对比:
张镃的《春雪阻观梅花两诗嘲之其二》与陆游的《梅花绝句》均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与对自然环境的思考。张镃更侧重描绘环境的变化对梅花的影响,而陆游则强调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