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其四》

时间: 2025-01-14 16:39:53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

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

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其四》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尊前好。缓歌低笑。
醉向花间倒。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细雨和春风,谁来染成了江南的草色?
燕子轻巧,莺鸟欢唱,唯有参军的老者。
古往今来的红尘纷扰,愁苦了多少人?
在酒杯前,悠然歌唱,轻声笑语。
我醉倒在花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点绛唇:词牌名。
  • 江南草:指江南地区春天的草木,生机盎然。
  • 燕娇莺巧:形容燕子和黄莺的灵动和美丽。
  • 参军:古代的军官,这里可能指代年老的士人。
  • 红尘:指世俗生活和烦恼。
  • 尊前:酒杯前,饮酒的地方。
  • 缓歌低笑:轻柔地歌唱和低声笑语。
  • 醉向花间倒:在花丛中醉倒,享受春天的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江南草”,江南向来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与“春雨春风”相呼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而“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则表达了对人生苦乐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世间烦恼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宋代词人,字子真,号梅溪,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作,风格清丽婉约,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江南春季,春雨和春风唤醒了大自然,也勾起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朱敦儒的《点绛唇 其四》以春天的细雨与春风开篇,生动描绘了江南春色的迷人景象,给人一种幽静和清新的感觉。诗中“问谁染就江南草”一问,既是对自然美的感叹,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这种提问不仅引导读者去体味春天的美好,也引出了后面的情感思考。接下来的“燕娇莺巧”描绘了春天的生动气息,燕子与黄莺的轻快形象与前面静谧的春雨形成鲜明对比。

“只是参军老”一句,带有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令人感受到一种对青春的怀念和对岁月的感慨。而“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在繁华背后更显孤独的感受。

“尊前好,缓歌低笑”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尽管有愁苦,但在酒杯前的轻歌低笑中,似乎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最后的“醉向花间倒”,则是将人们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醉心于春天美好景色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对生活的放纵和享受。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朱敦儒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雨春风,问谁染就江南草。
    描述春天的细雨和春风,诗人发问,谁来让江南的草木如此美丽?引出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 燕娇莺巧。只是参军老。
    燕子和莺鸟的美丽与灵动,形成对比,指代年老的士人,暗示时间无情。
  •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
    反思人世间的烦恼与困扰,感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尊前好。缓歌低笑。
    在饮酒的氛围中,轻松的歌唱和笑声,展现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 醉向花间倒。
    在花丛中醉倒,象征着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沉醉与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草”比喻为春天的生机。
  • 拟人:春雨和春风似乎在问候和描绘自然。
  • 对仗:诗中“缓歌低笑”与“醉向花间倒”形成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世俗烦恼,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雨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江南草:代表江南的美丽与繁荣。
  • 燕娇莺巧:象征青春与活力。
  • 参军:象征时间与人生的无奈。
  • 尊前:象征饮酒与生活的享受。
  • 花间:象征自然美与心灵的愉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点绛唇 其四》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朱敦儒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春雨春风”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生机
    C) 乏味
    D) 恐惧

  3. “今古红尘,愁了人多少”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景色
    B) 人生烦恼
    C) 爱情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朱敦儒的《点绛唇 其四》则在自然描绘与人生感悟之间取得了平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朱敦儒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