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和某人韵》

时间: 2025-01-01 11:24:53

独立在苍茫。

些子清狂。

诗囊零落不成双。

今宵何处高眠也,月照幽篁。

偏恨暑天长。

睡损晴窗。

珊瑚枕上有明珰。

却说醒来方是梦,谁与平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和某人韵
独立在苍茫。些子清狂。诗囊零落不成双。今宵何处高眠也,月照幽篁。偏恨暑天长。睡损晴窗。珊瑚枕上有明珰。却说醒来方是梦,谁与平章。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站在浩渺的天地之间,有些清高狂放。诗囊中零零落落,无法成双。今夜我又将睡在哪里呢?月光照耀着幽静的竹林。偏偏恨这炎热的夏天太长,睡眠损坏了明亮的窗棂。珊瑚做的枕头上镶嵌着明亮的宝石。醒来后才发现不过是一场梦,谁能与我共书平章?

注释:

  • 苍茫:形容天地广阔,景象模糊。
  • 清狂:指一种清高而又狂放的气质。
  • 诗囊:诗歌的装载,象征诗人的创作灵感。
  • 高眠:指高处入睡,可以理解为高雅的休息。
  • 幽篁:幽静的竹林。
  • 珊瑚枕:用珊瑚制作的枕头,象征奢华或美好。
  • 明珰:指明亮的宝石,象征珍贵的东西。
  • 平章:指平常的章句,或一种平静的文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滨,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夏季,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结合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反应,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展现了诗人独立的精神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的“独立在苍茫”便传达了一种孤独感,接着“诗囊零落不成双”的描写则流露出创作灵感的匮乏与对美好诗篇的渴望。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月照竹林,宁静而又清冷,仿佛在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梦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思维跳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梦中的“平章”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渴望的象征。这首诗不仅有着动人的意象,更有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独立在苍茫”:表达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广阔的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 “些子清狂”:强调自己的个性与追求,清高而又狂放。
    • “诗囊零落不成双”:暗示创作的困难,灵感匮乏。
    • “今宵何处高眠也”: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 “月照幽篁”:描绘出宁静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
    • “偏恨暑天长”:表达对炎热夏季的无奈与厌烦。
    • “睡损晴窗”:说明因夏日炎热影响了自己的睡眠与思考。
    • “珊瑚枕上有明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 “却说醒来方是梦”:醒悟的瞬间,反思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 “谁与平章”:对理想生活的询问与追求。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自我情感的流露,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一种清新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主要意象
    • 苍茫:象征广袤的天地与诗人的孤独。
    • 月光:象征希望与思考的光芒。
    • 幽篁:象征宁静与自然之美。
    • 珊瑚枕:象征奢华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明珰:象征理想与追求的宝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高眠”指的是什么?

    • A. 高处入睡
    • B. 在高楼上睡觉
    • C. 心情愉悦的睡眠
    • D. 睡得很晚
  2. 诗人对夏天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喜欢
    • B. 无所谓
    • C. 厌烦
    • D. 感叹
  3. “明珰”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现实
    • B. 理想
    • C. 财富
    • D. 梦想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但李白的诗更具豪放与洒脱。
  • 《水调歌头》:苏轼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更显豁达,而程滨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探索与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