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和州于武昌县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绝》

时间: 2025-01-01 15:37:50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

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葛洪。又得案前亲礼拜,大罗天诀玉函封。

白话文翻译:

在武昌山下,蜀江的东边,我再次在仙舟上见到了葛洪。又在案前恭敬地礼拜,求得了大罗天的秘诀,封存在玉函之中。

注释:

  • 武昌: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是长江与汉江交汇处。
  • 蜀江:指的是四川的江河,这里特指长江的一部分。
  • 仙舟:仙人的船,象征着道教文化中的神仙。
  • 葛洪:东晋时期著名道士,以炼丹和道教著作闻名。
  • 大罗天:道教中的天界,象征着高深的道理和长生不老的境界。
  • 玉函:玉制的箱子,象征着贵重和神秘。

典故解析:

葛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人物,尤其以《抱朴子》著称。他在道教中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大罗天”是道教的最高境界,表明追求超脱与长生的思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葛洪的崇敬,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仙道的追求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及政治家。他的诗作多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写山水、田园及咏怀诗。

创作背景:

诗歌写于武昌,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历史名人的崇敬。诗人在游历中遇见毛仙翁,产生了对葛洪的联想,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对道教哲学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短而意蕴深远,开头通过“武昌山下蜀江东”将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地理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提到的“仙舟”和“葛洪”,则将个人的游历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表达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诗中提到的“案前亲礼拜”,展现了诗人对葛洪的尊重与崇敬,而“大罗天诀玉函封”则暗示了对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追求。全诗通过对仙舟、葛洪等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生活哲学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武昌山下蜀江东:定位诗人所处的位置,描绘自然景观,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气息。
  2. 重向仙舟见葛洪:重逢的意味,表达了对葛洪的向往和历史的回顾。
  3. 又得案前亲礼拜:强调了诗人对葛洪的尊敬,体现了古人对于道教文化的虔诚态度。
  4. 大罗天诀玉函封: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表达了对道教秘密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之美。
  • 象征:使用“仙舟”“玉函”等意象,象征着道教的理想世界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道教文化的敬仰与追求展开,表现出一种对历史名人的崇敬之情,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昌山: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蜀江:代表着人文历史的厚重。
  • 仙舟:道教文化的象征,体现出神秘与超脱。
  • 葛洪:历史人物的象征,体现对智慧和长生的向往。
  • 玉函:象征着珍贵的知识和秘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刘禹锡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葛洪 D. 白居易

  2. 填空题:武昌山下蜀江东,重向仙舟见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大罗天”是道教的最高境界。(对/错)

答案:

  1. C. 葛洪
  2. 葛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对比刘禹锡的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但刘禹锡更倾向于道教的哲理,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