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次季村》

时间: 2025-01-04 09:30:10

破衣鸣蓬雨,迎晨捩柁风。

擘茭溪饭白,锻铁店炉红。

于役多无定,於心少所同。

船人探蟹室,持寿觅诗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衣鸣蓬雨,迎晨捩柁风。
擘茭溪饭白,锻铁店炉红。
于役多无定,於心少所同。
船人探蟹室,持寿觅诗翁。

白话文翻译:

破旧的衣服在蓬草间被雨打湿,迎着晨风调整着船桨。
划破芦苇的溪水,白色的米饭在蒸锅中冒着热气,
在外劳作的人许多事情都不稳定,心中所想却很少有共鸣。
船上的人探寻着蟹的栖息地,带着酒水去找诗人。

注释:

  • 破衣:破旧的衣服,指生活艰辛。
  • 鸣蓬雨:指雨水打在蓬草上,形容雨声。
  • 捩柁风:捩,调整;柁,船桨。迎风调整船桨。
  • 擘茭:划破芦苇,水面荡漾的样子。
  • 饭白:指蒸米饭,白色的米饭。
  • 锻铁店炉红:铁匠铺里炉火通红,形象化地描绘出劳动的场景。
  • 于役:在外劳作,指为生计奔波。
  • 探蟹室:寻找螃蟹的栖息地。
  • 持寿:持酒,意指带着酒。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表现出宋代社会的生活状态与个体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计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韬,号阮斋,宋代诗人,生于北宋,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风多表现自然景致与人文情怀,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镃晚年,他经历了战乱与动荡,生活艰辛,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普遍状况,以及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

诗歌鉴赏:

《行次季村》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破衣鸣蓬雨”,以破旧衣物与雨声结合,传达出一种生活的艰辛与孤独感,瞬间引起读者的共鸣。接着,诗人描绘了晨风中调整船桨的情景,象征着在困境中不断努力与奋斗的精神。

“擘茭溪饭白,锻铁店炉红”则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朴实与忙碌。白色的米饭与红色的炉火相互辉映,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在接下来的“于役多无定,於心少所同”,诗人表达了对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迷茫。

最后两句“船人探蟹室,持寿觅诗翁”,则带出了一丝幽默与轻松的氛围,船上的人虽然在忙碌中,却依然怀着寻求诗意与生活乐趣的心态。这种对比使整个诗篇更具层次感,深刻而又不乏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破衣鸣蓬雨:生活困顿,衣衫褴褛,雨声如鸣,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2. 迎晨捩柁风:迎着晨风,调整船桨,描绘出诗人忙碌的身影,象征着不屈的精神。
  3. 擘茭溪饭白:划破水面,白米饭蒸蒸而上,展现出生活的简单与温暖。
  4. 锻铁店炉红:铁匠铺的火红,象征着劳动的热情与生活的希望。
  5. 于役多无定:劳作常无定,生活的无常让人感到迷茫。
  6. 於心少所同:心灵的孤独,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7. 船人探蟹室:生活中的寻常趣事,表现出人们对生活乐趣的追求。
  8. 持寿觅诗翁:带着酒去寻找诗人,表现出对文化与友谊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破衣”、“锻铁店”描绘生活的艰辛与人的奋斗。
  • 对仗:如“擘茭溪饭白,锻铁店炉红”,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使自然元素如雨、风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在困境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破衣: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晨风:传递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 米饭:生活的基本,与温暖和满足感相关。
  • 炉火:象征劳动的热情与生活的希望。
  • 蟹室:自然中的乐趣与生活的轻松一面。
  • 诗翁:文化与友谊的象征,体现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衣鸣蓬雨”中的“破衣”指的是什么? A. 新衣服
    B. 破旧的衣服
    C. 只穿一件衣服
    答案:B

  2. 诗中描绘的“锻铁店炉红”是指什么? A. 生活的艰辛
    B. 劳动的热情
    C. 诗人的感慨
    答案:B

  3. 整首诗传达的情感基调是? A. 欢快
    B. 迷茫与渴望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张镃的《行次季村》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主题上都有对自然与人文的追求,但张镃更强调生活的艰辛与孤独,而陶渊明则渴望理想中的人间乐土。两者虽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热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镃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