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用前韵》

时间: 2025-01-04 09:42:54

菀彼烟丝一样新,依然面目我陈人。

只疑大造元无物,岂料深山亦有春。

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

长长短短亭前路,肯与渠侬管笑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用前韵 洪咨夔 〔宋代〕

菀彼烟丝一样新,依然面目我陈人。 只疑大造元无物,岂料深山亦有春。 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 长长短短亭前路,肯与渠侬管笑颦。

白话文翻译:

那柳枝如同烟雾般轻盈,依旧保持着我熟悉的样子。 我曾怀疑大自然中本无此物,哪知深山之中也有春意盎然。 整日里悠闲地三眠三起,随风起舞却不受尘埃侵扰。 亭前的小路长短不一,愿意与它一同分享欢笑与忧愁。

注释:

  • 菀彼烟丝:形容柳枝柔软如烟。
  • 大造:指大自然。
  • 元无物:原本没有的东西。
  • 三眠:指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
  • 浑得意:完全自在。
  • 随风万舞:随风起舞。
  • 不惊尘:不受尘埃侵扰。
  • 渠侬:指柳树。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和生机。诗中“菀彼烟丝一样新”形容柳枝如烟般轻盈,给人以清新之感。“只疑大造元无物,岂料深山亦有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惊喜发现。后两句“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则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柳树随风起舞的自在状态,不受尘埃侵扰,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1. “菀彼烟丝一样新,依然面目我陈人。”

    • 用“菀彼烟丝”形容柳枝的柔软和轻盈,给人以清新之感。
    • “依然面目我陈人”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熟悉和亲切感。
  2. “只疑大造元无物,岂料深山亦有春。”

    • “大造元无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怀疑,认为大自然中本无此物。
    • “岂料深山亦有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惊喜发现,深山之中也有春意盎然。
  3. “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

    • “尽日三眠”形容柳树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
    • “随风万舞不惊尘”则以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柳树随风起舞的自在状态,不受尘埃侵扰。
  4. “长长短短亭前路,肯与渠侬管笑颦。”

    • “长长短短亭前路”形容亭前的小路长短不一。
    • “肯与渠侬管笑颦”表达了诗人愿意与柳树一同分享欢笑与忧愁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菀彼烟丝”将柳枝比作烟雾,形象生动。
  • 拟人:“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将柳树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菀彼烟丝一样新,依然面目我陈人”等,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柳树的柔美和生机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柳枝: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菀彼烟丝”的描绘,展现了柳枝的柔软和轻盈。
  • 深山:通过“岂料深山亦有春”的描绘,展现了深山中的春意盎然,给人以惊喜之感。
  • 亭前路:通过“长长短短亭前路”的描绘,展现了亭前小路的长短不一,给人以宁静之感。

互动学习:

  1. 诗中“菀彼烟丝”形容的是什么?

    • A. 烟雾
    • B. 柳枝
    • C. 春风
    • D. 山谷
  2. “只疑大造元无物,岂料深山亦有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美的怀疑
    • B. 对自然美的惊喜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人生的迷茫
  3. “尽日三眠浑得意,随风万舞不惊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万里的《小池》:通过对小池边的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西林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与杨万里的《小池》相比,洪咨夔的《柳用前韵》更加注重对柳树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和生机。
  • 与苏轼的《题西林壁》相比,洪咨夔的《柳用前韵》更加注重对自然美的惊喜发现,展现了深山中的春意盎然。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洪咨夔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