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槜李至毗陵道中》

时间: 2025-01-01 12:15:02

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

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目江山无限情,夫差城郭暮云平。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江山美景激起无限情感,夫差的城池在暮色中云雾缭绕。当年若不是在黄池之会上争强好胜,又怎会一再招致越国的兵戈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满目:充满视野。
  • 无限情:指情感深长,无法计量。
  •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 城郭:城墙,这里指吴国的都城。
  • 暮云平:傍晚时分云雾弥漫,形容景象平和。
  • 不竞:不争强好胜。
  • 黄池长:指黄池之会,春秋时期的一次重要盟会。
  • 一再:多次。
  • 致越兵:招致越国的军队进攻。

典故解析:

  • 黄池长:黄池之会是春秋时期吴、晋两国的一次重要盟会,吴王夫差在此会上争霸,导致国内空虚,最终被越国趁机攻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冠卿,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山美景和夫差城郭的暮云,反思历史,表达了对吴王夫差因争霸而招致国家灭亡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山美景为背景,通过对夫差城郭的描绘,引出对历史的反思。首句“满目江山无限情”,以江山美景激发无限情感,为全诗定下基调。次句“夫差城郭暮云平”,通过暮云平的景象,暗示了历史的平和与沧桑。后两句“当时不竞黄池长,一再何由致越兵”,直接点出黄池之会的事件,表达了对夫差因争霸而招致国家灭亡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满目江山”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而“无限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 次句“夫差城郭暮云平”,通过暮云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平和而沧桑的历史氛围。
  • 后两句直接点出黄池之会的事件,通过“不竞”和“一再”表达了诗人对夫差因争霸而招致国家灭亡的深刻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暮云平”比喻历史的平和与沧桑。
  • 对仗:诗中“满目江山”与“夫差城郭”,“无限情”与“暮云平”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江山美景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强调了和平与谦逊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满目江山: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夫差城郭:历史的遗迹,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
  • 暮云平:平和而沧桑的历史氛围,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夫差城郭暮云平”中的“夫差”指的是谁? A. 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 B. 春秋时期越国的君主 C. 春秋时期晋国的君主 D. 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

  2. 诗中提到的“黄池长”是指什么事件? A. 黄池之会 B. 黄池之战 C. 黄池之盟 D. 黄池之宴

  3. 诗中“一再何由致越兵”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吴国多次招致越国的进攻 B. 吴国多次避免越国的进攻 C. 吴国多次与越国结盟 D. 吴国多次战胜越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泊秦淮》:通过对秦淮河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瓜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牧的《泊秦淮》与杨冠卿的《自槜李至毗陵道中》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与杨冠卿的《自槜李至毗陵道中》都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冠卿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春秋史》:详细介绍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黄池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