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中十首》

时间: 2025-01-08 01:58:32

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山中十首
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中的情景:他把泉水作为碓,石头堆砌成书架。诗人有心在汾河边耕作,却无意在水南的地方起身。

注释

  • 就泉:在泉水旁边。
  • 碓屋:放置碓的房子,碓是用来碾米的工具。
  • 累石:堆积石头。
  • 书龛:书籍的架子或存放书籍的地方。
  • 汾曲:指汾河的弯曲部分。
  • 水南:水的南边。

典故解析

汾河是中国著名的河流,流经山西,古代有许多文人墨客在其旁吟咏。诗中提到的“碓”和“书龛”则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士元,号澄江,宋代著名诗人,属于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沉思。

创作背景

《宿山中十首》创作于诗人隐居山中之时,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田园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在“就泉为碓屋,累石作书龛”中,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表现出一种自然而又简单的诗意。泉水、石头、书籍构成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场景,似乎在追求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方式。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心中渴望在汾河边耕作,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但又因某种原因而无心去南边的水域。这种矛盾的情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然的依恋。

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表现了隐士对于自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追求,给人一种深远的思考和宁静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就泉为碓屋:诗人在泉水旁搭建了一个碓屋,体现了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2. 累石作书龛:用石头堆砌书架,显示出他对文化的重视和对阅读的热爱。
  3. 有意耕汾曲:表达出他希望在汾河旁耕作的愿望,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无心起水南:虽然有意耕作,但却因某种原因而无心去探索水域的南边,反映了一种矛盾的心理。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的“碓屋”与“书龛”不是直接的比喻,但通过具体的物象反映出隐士的生活状态。
  • 对仗:整体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隐士对于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挣扎,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着生命和清新,代表自然的滋养。
  • 石头:象征着坚固与持久,反映出诗人对文化和知识的追求。
  • 书籍:象征着智慧和精神追求,体现出诗人对读书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将泉水用作什么? a) 饮水
    b) 碓屋
    c) 游泳池
    d) 渔塘

  2. 诗中提到的“汾曲”指的是哪里? a) 河流的弯曲部分
    b) 山的曲线
    c) 田地的形状
    d) 树木的形态

  3. “有意耕汾曲,无心起水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渴望与无奈
    b) 快乐与满足
    c) 忧伤与愤怒
    d) 安宁与沉思

答案

  1. b) 碓屋
  2. a) 河流的弯曲部分
  3. a) 渴望与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2. 王维《山居秋暝》: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集》
  • 刘克庄相关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