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秘监徐常丞有诗贺余休致次韵四首》

时间: 2025-01-14 14:52:26

既衰戒得久书绅,所得毫毛所失身。

疏传画图传不朽,胡公粪土谤如新。

古询黄发非无意,今击苍生尚有人。

吾老而休君未可,时来遍与物为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既衰戒得久书绅,所得毫毛所失身。
疏传画图传不朽,胡公粪土谤如新。
古询黄发非无意,今击苍生尚有人。
吾老而休君未可,时来遍与物为春。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衰老,所以谨慎地戒掉了久违的书绅,所得的微薄之利与失去的身体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虽然我传递的画图与传说都可以流传不朽,但对胡公的诽谤就像新鲜的污土一样。
古代的人询问白发并非没有用意,现在击打苍生仍然有人存在。
我虽然年老而想要休息,但你却不应如此,时代的到来将使一切与春天共存。

注释:

  • 衰戒:衰老后谨慎地戒掉;“衰”指年老,“戒”是指戒除、停止。
  • 书绅:指书本和文人;“书绅”意指与书籍和文化相关的事物。
  • 毫毛:微小的东西;这里指微不足道的利益。
  • 疏传:疏远的传递;“疏”意味着不密切的。
  • 胡公:可能指某位名人,具体身份不明;这里可以理解为遭受诽谤的人。
  • 苍生:指人民,普通人。
  • 时来:时代的到来;“时”指时机、时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华,号止庵,晚号云峰,宋代诗人、词人、书法家。刘克庄一生致力于文艺创作,尤其以诗名世,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反映当时的社会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动荡,民生困苦。刘克庄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展现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的开头,刘克庄提到衰老与戒除,似乎在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然而在失去与获得之间,他却意识到微不足道的利益与身体的失去相较,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物质的得失,而在于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接着,诗人提到“疏传画图”,表达了文化的延续与历史的沉淀,尽管面对诽谤与污蔑,真正的价值与真理是可以超越时间的。在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中,诗人提醒人们要关注那些依然在为社会、为人民而奋斗的人们,这体现了他对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担当。

最后,刘克庄反思自己年老的状态,尽管想要休息,但他却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与责任感,认为只要时代到来,万物皆会复苏。这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境遇的感慨,更是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既衰戒得久书绅:诗人意识到自己年老,已经不再沉迷于书本和文化。
  • 所得毫毛所失身:他体会到在生活中获得的微薄利益,与失去的身体健康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疏传画图传不朽:尽管他所传递的文化与艺术可以流传,但在面对谣言时感到无奈。
  • 胡公粪土谤如新:对名人的诽谤如同新鲜的污泥,始终存在。
  • 古询黄发非无意:古人询问关于白发的意义,说明时间的流逝。
  • 今击苍生尚有人:当今社会中,仍然有人在为人民而奋斗。
  • 吾老而休君未可:虽然自己年老想要休息,但他认为时代不允许他停下。
  • 时来遍与物为春:时代的到来将给万物带来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胡公粪土”形象地比喻谣言与污蔑。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句式对称,使得语言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社会责任的关切。诗人在感慨时间流逝与个人衰老的同时,强调了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与奋斗,体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衰老: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书绅:象征文化与知识的追求。
  • 画图:象征艺术与理想的传承。
  • 苍生:象征普通百姓,体现社会责任感。
  • 春天:象征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胡公”象征什么? A. 文化传承
    B. 名人的遭受诽谤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复苏

  2. “吾老而休君未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想要放弃一切
    B. 对未来的无奈
    C. 对时代的责任感
    D. 对衰老的恐惧

  3. 诗中的“时来遍与物为春”意指什么? A. 万物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B. 个人的成功与成就
    C.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 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社会与个人命运,但刘克庄更多地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而杜甫则在苦难与责任中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