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 其二》

时间: 2025-01-06 07:28:06

九疑山下暮云深,二女祠前竹满林。

稚子虽然翻锦箨,要知节节有虚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歌 其二
九疑山下暮云深,
二女祠前竹满林。
稚子虽然翻锦箨,
要知节节有虚心。

白话文翻译:

在九疑山下,暮色深沉,
二女祠前竹林茂密。
虽然小孩翻动着锦箨,
但要知道,竹子每一节都是空心的。

注释:

  • 九疑山:位于湖南省,是一座著名的山脉,传说与古代神话有关。
  • 二女祠:传说是祭祀二女神的地方,二女神即湘妃,具有重要的道教文化意义。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 锦箨:指锦绣的竹叶,形容竹子青翠的样子。
  • 虚心:这里指竹子的内心是空的,象征谦虚和清白。

典故解析:

“九疑山”和“二女祠”均与地方传说与文化密切相关,二女神的故事与湘江流域的水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反映了当地的宗教信仰与文化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庸(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

创作背景:

《竹枝歌》系列是徐庸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对乡土风情的怀念与赞美,尤其是竹子象征着坚韧和谦逊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九疑山下的自然景色,展现了竹林的生机与稚子翻动竹叶的天真。前两句描写了环境的深沉与宁静,给人一种安静而深邃的感觉。后两句则引出竹子的特点,强调了竹子虽然外表繁茂,却内心空灵的特质,寓意深远。

诗中提到的“虚心”,不仅是竹子的特征,还可以看作是对人生态度的借喻。它提醒人们在外表光鲜亮丽的同时,内心要保持谦逊和清净。整首诗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竹子的美丽和坚韧,更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疑山下暮云深:描绘了九疑山下暮色渐深的情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二女祠前竹满林:在二女祠前,竹子生长茂密,映衬出这座神圣之地的生机。
  3. 稚子虽然翻锦箨:小孩玩耍翻动着竹叶,表现出童趣和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
  4. 要知节节有虚心:告诫人们虽然竹子外表繁茂,但其内心空灵,象征着谦虚的品格。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如“暮云深”和“竹满林”。
  • 比喻:用竹子的特性比喻人的品格,表达了对谦虚品质的推崇。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象,体现了谦逊与内涵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与谦逊。
  • 稚子:象征天真无邪的童年与纯洁的心灵。
  • 暮云:代表宁静与神秘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枝歌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徐庸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二女祠”是用来祭祀什么的?
    A. 龙神
    B. 二女神
    C. 祖先

  3. 诗中“虚心”指代什么?
    A. 内心空灵
    B. 外表华丽
    C. 生活富裕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的《春望》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徐庸的《竹枝歌》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自然景色,但徐庸更注重内心的谦逊与品格,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壮丽,反映出不同的个人情感和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