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晓思 张耒 〔宋代〕 树色未啼鸟,桨声初度航。 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吹霜。 飘泊年来甚,羇游情易伤。 年丰清颍尾,吾计亦差良。
白话文翻译:
黎明时分,树木的色彩还未被鸟鸣唤醒,船桨的声音初次划破航道。 旅客的灯火在青色的墙壁上映出影子,城墙角落里冷风中似乎吹来了霜。 这些年漂泊无定,羁旅之情容易让人感伤。 年景丰收,清颍河的尽头,我的计划也似乎变得不错。
注释:
- 树色未啼鸟:形容黎明时分,天色尚暗,鸟儿还未开始啼叫。
- 桨声初度航:指船桨开始划动,船只启航。
- 客灯青映壁:旅客的灯火在青色的墙壁上映出影子。
- 城角冷吹霜:城墙角落里冷风中似乎吹来了霜。
- 飘泊年来甚:这些年漂泊无定。
- 羇游情易伤:羁旅之情容易让人感伤。
- 年丰清颍尾:年景丰收,清颍河的尽头。
- 吾计亦差良:我的计划也似乎变得不错。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舟中晓思》描绘了诗人在舟中黎明时分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计划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黎明时分的舟中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中间两句通过对客灯和城角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透露出对未来的一丝希望和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 首句“树色未啼鸟”,通过“未啼鸟”的意象,传达出黎明时分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 次句“桨声初度航”,以“桨声”为切入点,引出舟行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活。
- 第三句“客灯青映壁”,通过对“客灯”和“青映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冷清的氛围。
- 第四句“城角冷吹霜”,以“冷吹霜”的意象,加深了这种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寒冷和孤寂。
- 第五句“飘泊年来甚”,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 第六句“羇游情易伤”,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羁旅生活的感伤。
- 最后两句“年丰清颍尾,吾计亦差良”,透露出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城角冷吹霜”中的“冷吹霜”,比喻冷风刺骨,加深了氛围的冷清。
- 拟人:如“树色未啼鸟”中的“未啼鸟”,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吹霜”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黎明时分舟中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透露出的孤独、冷清和感伤,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构成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树色:黎明时分的树木,象征着静谧和孤寂。
- 桨声:船桨的声音,象征着漂泊和旅行。
- 客灯:旅客的灯火,象征着孤独和冷清。
- 城角:城墙的角落,象征着孤寂和寒冷。
- 飘泊:漂泊无定的生活,象征着不安和感伤。
- 年丰:年景丰收,象征着希望和期待。
互动学习:
-
诗中“树色未啼鸟”中的“未啼鸟”象征着什么? A. 黎明时分的静谧 B. 鸟儿的欢快 C. 诗人的孤独 答案:A
-
诗中“桨声初度航”中的“桨声”象征着什么? A. 船只的启航 B. 诗人的孤独 C. 漂泊的生活 答案:C
-
诗中“客灯青映壁”中的“客灯”象征着什么? A. 旅客的孤独 B. 灯火的温暖 C. 墙壁的颜色 答案:A
-
诗中“城角冷吹霜”中的“冷吹霜”象征着什么? A. 冷风的刺骨 B. 霜的寒冷 C. 城墙的孤寂 答案:A
-
诗中“飘泊年来甚”中的“飘泊”象征着什么? A. 不安的生活 B. 稳定的生活 C. 快乐的生活 答案:A
-
诗中“年丰清颍尾”中的“年丰”象征着什么? A. 希望和期待 B. 丰收的喜悦 C. 清颍河的尽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张耒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都体现了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超脱,而张耒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漂泊生活的感慨和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