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留别诸子》

时间: 2025-01-19 19:55:35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日留别诸子
作者: 王懋明 〔明代〕

胜会嗟无几,同心苦易离。
花前不酩酊,别后徒凄其。
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
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

白话文翻译:

这次欢聚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大家同心协力,却难以相聚。
在花前时没有醉酒的情景,离别后只剩下凄凉的感受。
山中的鸟儿唱着新歌,微风轻轻摇曳着柔弱的树枝。
我在春天的水边徘徊,夕阳的余晖令人心伤,仿佛分离的情感。

注释:

  • 胜会: 指美好的聚会,感慨这种机会少之又少。
  • 同心苦易离: 心心相印的朋友,离别时的苦楚是容易体会的。
  • 酩酊: 醉酒。
  • 徒凄其: 只是感到凄凉而已。
  • 调新语: 指鸟儿唱着新歌。
  • 舞弱枝: 微风吹动柔弱的树枝。
  • 徘徊: 在某地来回走动。
  • 春渚: 春天的水边。
  • 落景: 夕阳的余晖,景色凋零。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表达了离别时的感伤与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春日的眷恋与对友人的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懋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富有哲理思考,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写作于春日,正值离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不舍与对聚会的珍惜之情,体现了文人对友情的重视。

诗歌鉴赏:

《春日留别诸子》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作者对友人聚会时光的珍惜,以及离别时的苦楚。诗开头以“胜会嗟无几”引入,直接表达了聚会机会的稀少,反映了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聚的珍贵。接着,作者通过“花前不酩酊”与“别后徒凄其”来对比聚会时的欢乐与别离后的孤独,情感愈发深刻。诗中“山鸟调新语,风杨舞弱枝”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这份生机与美好与离别之痛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整首诗有着清新的意象,细腻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尤其是最后两句“徘徊春渚上,落景怆分歧”,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充分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令人感同身受。王懋明通过春日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离别的无奈,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情感的真挚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胜会嗟无几: 赞叹美好的聚会机会少之又少,表明聚会的重要性。
  • 同心苦易离: 朋友们心心相印,但离别时的痛苦却是容易感受到的。
  • 花前不酩酊: 在花前并没有沉醉,暗示了聚会的理智与清醒。
  • 别后徒凄其: 离别后只剩下孤独的凄凉感。
  • 山鸟调新语: 山中的鸟儿在唱着新的歌曲,象征着生命的继续。
  • 风杨舞弱枝: 春风轻轻摇曳着柔弱的树枝,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 徘徊春渚上: 在春天的水边徘徊,表现出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
  • 落景怆分歧: 夕阳的余晖让人感到伤感,象征着友谊的分离。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同心苦易离”与“别后徒凄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 通过“山鸟调新语”描绘自然,象征着新的生活与希望。
  • 拟人: “风杨舞弱枝”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性,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美景与离别的伤感,反映了对友情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日: 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是离别与思念的背景。
  • 山鸟: 象征自由与新生,寄托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弱枝: 象征脆弱与无奈,反映了离别后的孤独感。
  • 落景: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胜会嗟无几”意思是?
    A. 聚会机会多
    B. 聚会机会少
    C. 聚会无趣
    D. 聚会欢乐

  2. “同心苦易离”中的“同心”指的是什么?
    A. 朋友之间的默契
    B. 家人关系
    C. 爱情
    D. 兄弟情谊

  3. 诗中提到的“山鸟”代表什么?
    A. 友情
    B. 新生活
    C. 离别
    D. 伤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 - 王之涣
  • 《春望》 - 杜甫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 《送别》: 描述离别时的伤感,与《春日留别诸子》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送别》更强调离别的悲伤。
  • 《春望》: 反映了战乱中的离散与思念,主题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懋明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