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钱竹深》

时间: 2025-01-17 10:01:27

梦断膏粱记几年,舍身事佛绝尘缘。

把茅盖屋孤峰顶,片衲蒙头万竹边。

支遁才高交杜老,参寥诗好动苏仙。

何当尽弃人间事,特地来参一击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断膏粱记几年,
舍身事佛绝尘缘。
把茅盖屋孤峰顶,
片衲蒙头万竹边。
支遁才高交杜老,
参寥诗好动苏仙。
何当尽弃人间事,
特地来参一击禅。

白话文翻译:

梦醒之后,回想这几年的奢华生活,早已舍弃身心,追求佛道,绝了尘世的缘分。将茅草搭的屋子建在孤峰之顶,头上只用一片布衲,坐在万竹林的边上。与支遁交友,才华横溢,交往杜甫的老友,吟诵苏轼的诗作,乐在其中。何时才能抛弃人间的一切事物,特意来此参悟一击禅?

注释:

字词注释:

  1. 梦断:梦醒,梦境结束。
  2. 膏粱:指奢华的饮食。
  3. 舍身事佛:指放弃自己的身体和世俗生活,专心修佛。
  4. 绝尘缘:断绝与尘世的缘分。
  5. 茅盖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6. 片衲:表示穿着简单的僧衣。
  7. 支遁:指支道林,唐代高僧,擅长诗文。
  8. 杜老: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9. 参寥:参悟诗意,体会其中的高深。
  10. 击禅:参禅,体悟佛理。

典故解析:

  • 支遁杜老:支道林是著名的隐士,杜甫则是深受世人喜爱的诗人。诗人通过这两位历史人物表达了对高洁情操和卓越才华的向往。
  • 苏仙:指苏轼,诗人在此提到他,表明自己对文学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他的诗作多体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寄钱竹深》创作于诗人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禅宗思想的追求,表达了他想要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梦境的破碎开篇,象征着诗人对过去奢华生活的告别,转而寻求一种更为清净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他对尘世的绝望与理想。茅草屋、孤峰、万竹等意象,勾勒出诗人所向往的隐居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描写,更是内心情感的表现。与历史人物的交往,通过对支遁和杜甫的提及,增添了诗人的文化背景与精神追求。最后,诗人以“何当尽弃人间事”收尾,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的渴望,追求内心的宁静与佛理的真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断膏粱记几年:指对过去奢华生活的反思,梦醒后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 舍身事佛绝尘缘:表达诗人放弃世俗生活,投身佛教的决心。
  • 把茅盖屋孤峰顶:描绘理想的隐居环境,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片衲蒙头万竹边:通过简朴的装束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体现出一种禅意的生活。
  • 支遁才高交杜老:表达与高人交往的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感。
  • 参寥诗好动苏仙:反映出诗人的文人情怀,渴望在诗中找到寄托。
  • 何当尽弃人间事:对超脱世俗的向往,表达一种渴望与追求。
  • 特地来参一击禅:最终的目标是通过禅修达到内心的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梦断”来形容清醒后的失落与回望。
  • 对仗:全诗结构上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情感,形成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主题在于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禅宗思想的向往,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内心的宁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膏粱:象征奢华生活,反映诗人的反思。
  2. 茅盖屋:象征简朴、自然的隐居生活。
  3. 孤峰:象征独立与孤傲。
  4. 万竹: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宁静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梦断膏粱”中的“膏粱”指的是什么?
    A. 粗糙的食物
    B. 奢华的饮食
    C. 竹子

  2. 诗中提到的“支遁”是指谁?
    A. 一位皇帝
    B. 一位高僧
    C. 一位普通人

  3. 诗人渴望抛弃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人间事
    C. 文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庚与王维的隐逸诗,王维更注重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融合,而黄庚则更强调个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禅宗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