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皇甫子循先生》
时间: 2025-01-06 14:48: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皇甫子循先生
作者: 王世贞 〔明代〕
威明频解绶,玄晏少归田。
人识书淫疾,天私党锢年。
浮名日者传,乐事雪儿弦。
尚作非熊梦,俄成赋鵩篇。
遗文六季尽,新语众人传。
罢理登山屐,谁偿卖赋钱。
因君问班管,不朽立言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皇甫子循的追悼与怀念。诗中提到他在朝廷上频繁解职,几乎没有机会归隐田园;人们认识到书籍的淫邪与疾苦,天命却让他遭受囚禁的岁月。浮名如影随形,快乐的时光如雪花般飘散。他的才华曾如梦幻般存在,如今却化为悲伤的诗篇。他的遗文虽然已被人遗忘,但新的语句又在众人间传播。诗人感叹,放下繁杂事务,谁来偿还那些卖赋所得的金钱。最后,他提到因皇甫子循而提问班固和管子的思想,强调不朽的立言才是重要的。
注释:
- 威明:指明代的威权(皇帝)。
- 解绶:指解除官职或荣誉的绶带。
- 玄晏:指隐居或归田;在这里暗喻皇甫子循的归隐生活。
- 书淫疾:指书籍内容的淫秽和对人的危害。
- 党锢:政治上的囚禁,指皇甫子循受到的政治迫害。
- 鵩篇:指悲伤的诗篇,鵩(fù)是传说中的一种鸟,象征凶兆。
- 班管:班固和管仲,分别是汉代和春秋时期的著名人物,象征着立言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梦阮,号阮亭,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尤以骈文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关注社会现实,常以诗歌表达对时局的看法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世贞为悼念皇甫子循而作。皇甫子循为明代名士,因政治原因遭到贬谪,王世贞对此感慨颇深,借此诗表达对其才华和遭遇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政治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王世贞的《挽皇甫子循先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追思的挽诗,展现了作者对皇甫子循的深切怀念与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中开头两句以“威明频解绶”引入,描绘了皇甫子循在朝廷的困境,紧接着则提及他在隐居生活中所面临的困扰,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人识书淫疾”一语,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书籍内容的批判与反思,也暗含了对皇甫子循遭受政治迫害的同情。此后,王世贞以“浮名日者传”点明了名声的虚幻与短暂,暗示人的价值在于内在的智慧与言论,而非浮华的外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展现出一位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体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的最后以“因君问班管”,引出对立言之士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传世之作的向往,强调了文学的持久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威明频解绶:皇帝的威权常常让人失去荣誉,指的是皇甫子循的官职多次被解除。
- 玄晏少归田:他几乎没有机会回归田园,暗示了生活的束缚。
- 人识书淫疾:人们认识到书籍中存在的淫秽内容和对人们的毒害。
- 天私党锢年:天命让他经历了漫长的囚禁岁月。
- 浮名日者传:浮华的名声随着时间而消逝。
- 乐事雪儿弦:快乐的事情如雪花般消逝。
- 尚作非熊梦:仍然如梦般地存在。
- 俄成赋鵩篇:转眼间,化为悲伤的诗篇。
- 遗文六季尽:他的遗留文稿已被遗忘。
- 新语众人传:新的诗句在众人中传播。
- 罢理登山屐:放下繁忙的生活,登上山去。
- 谁偿卖赋钱:谁来偿还那些为赋诗所支付的金钱。
- 因君问班管:因为皇甫子循而提到班固和管仲。
- 不朽立言偏:强调立言的价值,追求不朽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威明频解绶”与“玄晏少归田”。
- 比喻:用“浮名”比喻虚幻的名声。
- 排比:在描绘皇甫子循遭遇时,使用排比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皇甫子循的深切怀念,反映了文人在政治动荡中的无奈与思考。同时,强调了文学的持久价值,追求思想的传承与不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绶:象征官职与荣誉。
- 田:代表归隐的理想生活。
- 书:象征文化与知识。
- 浮名:象征虚幻与短暂的名声。
- 雪:象征快乐时光的消逝。
- 鵩:象征悲伤与凶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世贞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浮名”指的是什么?
- A. 真实的成就
- B. 虚幻的名声
- C. 书籍的内容
- D. 个人的财富
-
诗的最后提到的“班管”是指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与李白
- B. 班固与管仲
- C. 李清照与苏轼
- D. 陶渊明与屈原
答案:
- C. 明代
- B. 虚幻的名声
- B. 班固与管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王世贞的挽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王世贞更多着眼于个人的遭遇与文学的价值,而杜甫则在国家动荡中表达对国事的忧虑与深情。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有侧重,前者更具个人色彩,后者则更宏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