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尚书挽词》

时间: 2024-09-19 21:23:53

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

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

鸣玉游三省,摐金侍九重。

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崔尚书挽词
作者: 张说 〔唐代〕

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
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
鸣玉游三省,摐金侍九重。
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崔尚书的哀悼和追思。诗中描绘了崔家富贵的生活,庭院里男孩手持信雁,女孩乘坐龙舟,象征着他们的荣华富贵。接着提到鸣响的玉器在三省游走,金器在九重天侍奉,表现出他们的显赫地位。然而,随着宾客的散去,留下的只有在青松下的剑,暗示着孤寂与惋惜。

注释:

  • 相宅:可能指相宅(相地),意为住宅的风水。
  • 隆坤宝:隆指繁荣,坤宝指地理位置或财富。
  • 执雁:指男孩手持信雁,信雁常用于传信,象征着希望与沟通。
  • 乘龙:女孩乘坐龙舟,龙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
  • 鸣玉:指玉器发声,象征高贵。
  • 游三省:三省可能指当时的政权中心,象征权力的游走。
  • 摐金:金器的敲击声,象征尊荣。
  • 青松:青松象征着长青不衰,也可能寓意着对逝者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唐代诗人,字季鸾,曾任宰相,诗歌以豪放、清丽见称。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崔尚书去世后,张说以此诗悼念崔尚书,表达自己对他生前风光的怀念与对其去世后的惋惜。

诗歌鉴赏:

《崔尚书挽词》是一首饱含深情的悼诗,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出唐诗的典雅风格。诗中通过描绘崔家繁华的生活场景,突出其显赫的地位与富丽的家庭背景。开头两句以“相宅隆坤宝,承家占海封”引入,展现了崔氏家族的富足与荣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鸣玉”和“摐金”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展现了崔家的显赫地位与文化修养。而最后两句“一朝宾客散,留剑在青松”,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崔尚书的深切怀念,令人感到无尽的惋惜与孤独。剑在青松之间,既象征着逝者的英勇和刚正,也暗示着生者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在气势和情感的层次上都极为丰富,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友人的深情追忆,是唐代挽诗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相宅隆坤宝:展现崔家风水宝地,居住环境优越。
  2. 承家占海封:家庭背景丰厚,承接了家族的财富与地位。
  3. 庭中男执雁:描绘家庭中男孩的活泼与希望。
  4. 门外女乘龙:女孩如龙般尊贵,象征着美好与未来。
  5. 鸣玉游三省:高贵的玉器在权力中心游走,体现崔家的显赫。
  6. 摐金侍九重:金器的声音在宫中响起,象征着权势与财富。
  7. 一朝宾客散:宾客散去,暗示盛宴之后的孤寂。
  8. 留剑在青松:剑的留存与青松的长青象征着追忆与怀念。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象征:麒麟、龙、剑、青松等词汇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传递了多层次的情感。
  • 夸张:通过盛大的场景描绘,夸张了崔家的荣华富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崔尚书的追思与怀念,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荣华背后的孤独,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信使、希望。
  • :象征着尊贵与权力。
  • :象征着高贵与文化。
  • :象征着财富与繁荣。
  • :象征着精神与坚韧。
  • 青松:象征着长青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男执雁”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财富
    • C. 权力
    • D. 孤独
  2. 填空题:诗中表示崔家显赫地位的意象是__

  3. 判断题: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对/错)

答案:

  1. A
  2. 龙、玉、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夜泊牛斗城》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赠汪伦》:李白的这首诗与《崔尚书挽词》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但焦点在于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通过送别诗表现友谊的珍贵,与张说的悼念之情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