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

时间: 2025-01-19 14:43:09

符离既班师,北讨意颇阑。

志士虽有怀,开说常苦艰。

诸将初北首,易水秋风寒。

黄旗驰捷奏,雪夜夺榆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符离既班师,北讨意颇阑。
志士虽有怀,开说常苦艰。
诸将初北首,易水秋风寒。
黄旗驰捷奏,雪夜夺榆关。

白话文翻译:

符离已经结束了班师,北征的计划也显得很无奈。
志士虽然有雄心壮志,但在开口时总是觉得艰难。
众将士刚刚开始向北出征,易水的秋风寒冷刺骨。
黄旗飞扬,捷报传来,在雪夜中夺回了榆关。

注释:

  • 符离:指符离城,是古代军事重镇。
  • 班师:指军队回师,结束征战。
  • 北讨:北方的征讨。
  • 志士:有志之士,指那些有志于国家、民族的人。
  • 易水:指易水河,历史上著名的战场。
  • 黄旗:军队的旗帜,象征着胜利。
  • 榆关:古代的一个重要关口,象征防线和战略要地。

典故解析:

  1. 易水: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荆轲刺秦王时的场景,象征着英勇和悲壮。
  2. 班师:古代征战后,胜利或失败返回的仪式,常常伴随着各种情感。
  3. 秋风寒:描绘北方的气候,象征着战争的艰苦和将士的悲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多以爱国、忧国为主题,风格雄浑激昂。

创作背景:

《出塞四首》是陆游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北方战事的关注与忧虑,表现了他渴望恢复国家、捍卫家园的强烈情感。

诗歌鉴赏:

陆游的《出塞四首》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战歌,抒发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战士们英勇奋战的赞美。诗的开头“符离既班师,北讨意颇阑”,表面上看似在叙述一场战役的结束,实际上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反映出当时北方战事的复杂与艰难。在这段历史中,陆游心中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感,想要展现志士们的抱负,但却发现现实的艰辛,令人感到心灰意冷。

“易水秋风寒”一句,运用了易水的意象,强化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艰辛,给人以冷峻的感觉。同时,诗中通过“黄旗驰捷奏”传达出一种胜利的喜悦,尽管外部环境严酷,但战士们依然在为国家而战,展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有悲壮的气氛,也有希望的曙光,体现了陆游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符离既班师:指符离城的军队已经回师,暗示战斗的结束。
  2. 北讨意颇阑:北方的征讨计划显得很无奈,表现出某种失望。
  3. 志士虽有怀:有志之士心中怀有理想,但现实却让他们难以实现。
  4. 开说常苦艰:表达了开口说出心中理想的艰难。
  5. 诸将初北首:众将士刚刚出发向北,暗示着战争的开始。
  6. 易水秋风寒:借用易水的意象,表现出寒冷的气候和士兵的勇敢。
  7. 黄旗驰捷奏:胜利的消息传来,象征着战斗的成功。
  8. 雪夜夺榆关:在雪夜中夺回榆关,体现了战士们的英勇与坚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志士虽有怀,开说常苦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易水秋风寒”来反映士兵的心境。
  • 象征:黄旗象征胜利,榆关象征战略要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陆游对国家的热爱,对战士们的敬仰,以及对恢复国家的渴望。通过对战争艰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国情怀和不屈的斗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符离:象征着战争的开始和结束。
  • 易水:象征着悲壮的历史和英勇的决断。
  • 黄旗:象征着胜利与希望。
  • 榆关:象征着战略重地和士兵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讨意颇阑”中的“阑”字意为: A. 完成
    B. 幻想
    C. 无奈
    D. 计划

  2. “易水秋风寒”主要表现了: A. 寒冷的天气
    B. 战士的勇气
    C. 战争的艰苦
    D. 诗人的思乡情

  3. “黄旗驰捷奏”中,“黄旗”象征: A. 决心
    B. 胜利
    C. 失败
    D. 希望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同样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的苦难。
  • 王昌龄《出塞》:表现了对边塞的思考和情感。

诗词对比:

  • 陆游《出塞四首》与王昌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战争,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士兵的英勇,但陆游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无奈,而王昌龄则多了一份悲壮与豪情。

参考资料:

  1. 陆游诗词全集
  2. 《宋代诗人研究》
  3.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