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来高》
时间: 2025-01-19 15:54:11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月来高
作者: 唐寅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烟锁垂杨院,日长绣帘卷。
人静莺聱细,花落垂门掩。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
只怕路阻蓝桥,无由得见天。
天若肯周全,除非是梦里相逢,把奴衷肠诉一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愁苦而又期待的情感场景。诗人看到烟雾笼罩的柳树庭院,白天的阳光透过绣帘照射进来,院子里显得格外宁静,只有黄莺在低声啼鸣,花瓣纷纷飘落,门也因花落而轻轻关闭。诗人感叹薄情人不来,羞于见到那在梁上飞舞的燕子。虽然身处天涯,却感觉彼此的距离如同咫尺,但情人却远在天边。诗人担心路途艰难,无法再见到心爱之人。如果天能成全他们的缘分,恐怕只能在梦中重逢,向她倾诉心中的思念。
注释:
- 烟锁:烟雾笼罩,形容朦胧的景象。
- 垂杨院:柳树垂下,形成的庭院,渲染一种柔美的意境。
- 莺聱细:莺鸟鸣叫声细腻,反映出环境的宁静。
- 薄幸:形容不幸、薄情的人。
- 蓝桥:指通往情人的道路。
- 奴:自称,表示对情人的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4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唐寅以其才华横溢而被人称道,尤其在诗词和绘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常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的创作背景与唐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作为一位饱受情感困扰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在这首《月来高》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心中对爱人深切的思念,寄托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月来高》是一首表达思念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爱人深切的思念和无奈。开篇的“烟锁垂杨院”描绘出一个柔美而恬静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营造使得接下来的情感表达更加鲜明。随着“日长绣帘卷”的展开,诗人将时间的流逝与思念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长而又无尽的等待。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一句,切入了诗人对爱人不在身边的失落感,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既希望见到爱人,又因爱人不来而感到羞愧。接下来的“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高潮,尽管两人之间的距离似乎不远,却因为心灵的隔阂而感到无比遥远。
整首诗的情感层次分明,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对命运的无奈与叹息。这种情感的深邃,使得《月来高》成为唐寅的一部经典之作,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锁垂杨院:描绘了一个烟雾缭绕的柳树庭院,暗示着诗人的愁苦心情。
- 日长绣帘卷:白天时间漫长,诗人卷起绣帘,暗示期待与思念的心情。
- 人静莺聱细:环境宁静,黄莺细细啼鸣,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花落垂门掩:花瓣纷纷飘落,门因花落而轻轻关闭,象征着离别与失去。
- 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薄情的恋人不来,诗人感到羞愧,心中充满失落。
-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虽然相隔不远,但情感的隔阂使得彼此远离。
- 只怕路阻蓝桥:担心通往爱的道路艰难,无法再见。
- 天若肯周全:希望天能成全他们的缘分。
- 除非是梦里相逢,把奴衷肠诉一遍:只有在梦中才能重逢,倾诉心中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涯咫尺”将距离和情感结合在一起。
- 拟人: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薄幸不来,羞睹画梁燕”,对仗工整,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展示了深切的思念情感。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和对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象征着朦胧的思念与情感的困扰。
- 柳:象征柔情与思念。
- 莺:代表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 花:象征着爱情的短暂与脆弱。
- 蓝桥:象征通往爱的道路,充满希望与阻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薄幸”指的是什么?
A. 贫穷
B. 薄情
C. 幸福
D. 忍耐 -
诗人如何表达对爱人的思念?
A. 通过快乐的场景
B. 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与情感流露
C. 通过直接的言语
D. 通过对自然的赞美 -
“天涯咫尺,咫尺情人远”中的“咫尺”意为:
A. 很远
B. 很近
C. 不分
D. 孤独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唐寅《月来高》与李白《静夜思》:两者均表达对爱的思念,但唐寅的情感更为细腻与复杂,李白则更为直白与清晰。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在思念中带有更多的家国情怀,与唐寅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