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花》

时间: 2025-01-01 11:28:19

细蓓繁英次第开,攀条尽日未能回。

不如醉卧春风底,时使清香拂面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酴醾花
作者: 韩维 〔宋代〕

细蓓繁英次第开,
攀条尽日未能回。
不如醉卧春风底,
时使清香拂面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酴醾花的盛开,诗人看到花朵一朵朵开放,感受到春日的美好,然而在攀枝的过程中却被花的美丽吸引,忘却了时间。不如沉醉于春风下,享受那清香扑鼻的惬意生活。


注释:

  • 酴醾花:又称“酴醾”,是一种春季开花的植物,花香浓郁。
  • 细蓓繁英:细小的花苞和繁盛的花朵。
  • 攀条:指攀折树枝,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尽日未能回:整天都沉浸在美好的花香中,忘却了归去的时间。
  • 醉卧:形容陶醉,放松身心。
  • 春风底:春天的风中,意指在春天的怀抱中。
  • 时使清香拂面来:时不时有清香的花香拂过脸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写花草,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现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是花开时节,诗人感受到酴醾花的美丽和春日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酴醾花》是一首典型的描写春天花开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开篇“细蓓繁英次第开”描绘了酴醾花的开花过程,仿佛让读者看到了一幅花海的景象,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攀条尽日未能回”表达了对花的沉醉与吸引,仿佛身处其中,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在第三句“不如醉卧春风底”中,诗人提出了一种生活态度,放下繁杂事务,享受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时使清香拂面来”则更是强调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愉悦。这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传达了“醉卧”后的舒适与惬意。

整首诗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细腻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令人陶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蓓繁英次第开:细小的花蕾与繁盛的花朵一齐开放,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美丽。
  • 攀条尽日未能回:诗人因花的迷人而忘却了归家的时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沉迷。
  • 不如醉卧春风底:转而主张放下心中烦忧,享受自然的宁静与惬意。
  • 时使清香拂面来:描绘了春风中花香轻拂的情景,传达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花的开放,暗示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拟人:赋予花香以生命,仿佛它在主动地拂面而来。
  • 对仗:诗中“攀条尽日未能回”与“醉卧春风底”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热爱自然、享受生活。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花开与香气,表达了对生活惬意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酴醾花: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美好。
  • 春风:象征温暖、宁静与和谐。
  • 清香:代表自然的芳香,寓意生活的美好与惬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蓓繁英”指的是什么?

    • A. 花蕾
    • B. 繁花
    • C. 花的开放
    • D. 以上都对
  2. 诗人建议我们怎样度过春天?

    • A. 努力工作
    • B. 享受自然
    • C. 旅行
    • D. 学习
  3. 诗中“时使清香拂面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陶醉
    • C. 忧伤
    • D. 焦虑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韩维的《酴醾花》和李白的《春望》,两者都是描绘春天的诗作,但韩维侧重于对花的细腻描写,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前途的忧虑。前者强调生活的惬意,后者则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