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 其二
作者: 夏曾佑
登高东北望,滚滚暮涛黄。
千古龙兴地,烽烟隔渺茫。
山河资劲旅,潮汐哭英王。
日落看佳气,横天紫翠长。
白话文翻译:
登上高处向东北眺望,滚滚的黄昏海浪汹涌而来。
这里是千古以来龙兴之地,烽火战烟在遥远的地方飘散。
我们的山河依靠英勇的士兵,潮水在悲鸣,为英王而哭泣。
夕阳西下,映照出美丽的气象,天边紫色与翠色交织悠长。
注释:
- 登高:登上高处,表示一种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高远。
- 东北望:指向东北方向,可能是在观看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
- 滚滚暮涛黄:形容黄昏时海浪奔涌的情景,给人以动感和色彩。
- 千古龙兴地:指历史上兴起的伟大之地,"龙"常被用作中国的象征。
- 烽烟:古代战争时点燃的烽火,表示战乱的迹象。
- 潮汐哭英王:潮水的涨落仿佛在为英王哀悼,表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感。
- 佳气:美好的气象,通常指自然景色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曾佑(1849年-1924年),字子真,号澹庵,晚号孤云,清末民初诗人,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词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常常融入政治、历史和自然景观的思考。
创作背景:
《舟过大沽望炮台》是夏曾佑在旅途中所作,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对历史的感慨,尤其是对战争带来的悲痛与思索。该诗创作于晚清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观,寄托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高处起笔,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诗人在东北的高处眺望,夕阳映照着滚滚的海浪,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人通过“千古龙兴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家国的思念。接下来的“烽烟隔渺茫”则显露出一种悲凉,暗示着历史的动荡与不安。
“山河资劲旅,潮汐哭英王”体现了诗人的忧国之情,潮汐的起伏仿佛在为英王的悲剧哀悼,这种将自然现象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和历史感。最后一句“日落看佳气,横天紫翠长”则转向对自然美的描写,给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景象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历史的沉痛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得这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美丽感,成为了清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登高东北望:高处眺望东北,表现一种开阔的视野。
- 滚滚暮涛黄:黄昏的海浪汹涌,传达出动感和色彩。
- 千古龙兴地:历史的伟大之地,寄托着诗人的敬仰。
- 烽烟隔渺茫:战乱的痕迹模糊遥远,暗含对历史的感慨。
- 山河资劲旅:大好河山依赖于英勇的士兵,表达忧国之情。
- 潮汐哭英王:潮水为英王哀悼,表现出悲壮的情感。
- 日落看佳气:夕阳下的美好景象,给予诗人希望。
- 横天紫翠长:天空中紫绿交织,展现自然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潮汐比作哭泣,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潮汐被赋予人的情感,使情景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情感基调既有悲壮也有对美景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 高处:象征着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高远。
- 黄昏:代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
- 烽烟:象征着战争和动荡的历史背景。
- 潮汐:自然现象的变化,暗示着国家命运的起伏。
- 夕阳:象征着希望与美好,寓意着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登高东北望”的意思是( ) A. 向南方眺望
B. 向东北方向观察
C. 登上高处 -
“潮汐哭英王”中的“哭”字表达了( )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千古龙兴地”是指( ) A. 一片普通的土地
B. 历史上的重要地域
C.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夏曾佑《舟过大沽望炮台二首》与王之涣《登鹳雀楼》:
- 二者均有描绘自然景观的成分,但夏曾佑更侧重于历史与情感的交织,而王之涣则更多表现出个人的豪情壮志。
-
李白《庐山谣》与夏曾佑的作品:
- 李白的诗歌多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自然的壮美,而夏曾佑则将历史的沉重与自然的美丽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夏曾佑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