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38:2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满江红 其二
作者: 姚鹓雏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山水方滋,容老子婆娑风月。抚一曲海天风雨,爨桐清绝。啼鴂悲春仍掩抑,秋蝉咽露终芳洁。小回旋花外白云间,聊怡悦。成项谢,陈朱殁。鹿潭起,重扬扢。逮彊村高密,敦盘相接。七宝楼台迷架构,十围大木森苍郁。比秦王抗鼎我何任,心先慑。
白话文翻译:
山水正滋润,正如老子在风月中舞动。轻抚一曲,宛如海天间的风雨,桐树下的清幽绝伦。啼叫的杜鹃悲叹春天仍然被抑制,秋蝉在露水中低吟却依然清雅。小小的花儿在白云间旋转,聊以怡悦。昔日的成就已谢,朱红的生命也已耗尽。鹿潭边的水波荡起,再度扬起古老的乐曲。到达那高密的村庄,厚重的盘石相连。七宝楼台的构造令人迷惑,十围大木的森然苍郁。比起秦王抗鼎,我又有什么担当,心中早已畏惧。
注释:
- 婆娑: 形容舞动的样子,常用来形容飘逸的姿态。
- 爨桐: 指的是一种古老的树木,象征清幽静谧的环境。
- 啼鴂: 指杜鹃鸟,因其叫声悲切而常与春天联系。
- 逮彊村: 指的是一个村庄的名字,体现了地方的特色。
- 抗鼎: 比喻承担重任或面对重大挑战。
典故解析:
- “比秦王抗鼎”: 秦王指的是秦始皇,他的壮举和力量常用来比喻高大的理想或艰巨的任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鹓雏,近代诗人,生平经历丰富,对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二》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理。诗人用“山水方滋”开篇,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随后的意象如“啼鴂悲春”和“秋蝉咽露”,则将春秋交替的时光感与生命的无常相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绘的“七宝楼台”和“十围大木”则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显示出诗人对人文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而“比秦王抗鼎我何任”则是对自身责任与能力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体而言,诗歌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生命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水方滋”:传达出自然环境的美好与生机。
- “抚一曲海天风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受与体验。
- “啼鴂悲春仍掩抑”:隐喻春天的无奈与生命的悲哀。
- “心先慑”: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责任的深切思考与自我怀疑。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富有韵律感。
- 抒情与叙事相结合,层次分明。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责任重大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的反思。
意象分析:
- 山水: 象征自然的美好与恬静,代表诗人内心的平静。
- 杜鹃: 代表春天与生命的悲怆,暗示生命的无常。
- 七宝楼台: 象征人类的创造力与文化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啼鴂”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生命的悲哀
- C. 秋天的宁静
-
诗人用“比秦王抗鼎”来比喻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 C. 诗歌的韵律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满江红 其二》与《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及历史的思考,但《满江红》更注重自然与个人的关系,而《登高》则更加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关怀。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姚鹓雏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