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华 玉绣毬》
时间: 2025-01-17 10:45: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华 玉绣毬
作者: 李符 〔清代〕
蕊珠翠结,密簇柔梢,细看来疑叶。
花师昨夜,都咒变春暖忽堆晴雪。
弄箫人去,还留得女银香洁。
料蕃釐旧观开时,无此碎琼稠叠。
分明似玉玲珑,但綵线同心,犹未穿揭。
团团素影,浑不见粉样几双栖蝶。
良宵十五。映天上纤阿宫阙。
傍清池照水俱圆,难认一丸真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花卉盛开,细看花瓣像是珠翠般闪耀,让人怀疑那是绿色的叶子。昨夜的花师施法,春暖的天气使花朵如同堆积的雪一般美丽。吹箫的人走了,只留下了女子身上清香的气息。想必在往昔的日子里,开花时没有如此纷繁的美丽。花朵如同精致的玉器,但线头还未穿透,尚难以完全展现。花影团团,几乎看不见粉色的蝴蝶栖息其上。良夜的十五,天上的纤细宫阙反射着光辉。清池边照着水面,圆月与水面难以分辨。
注释
- 蕊珠翠结:花蕊似珠翠般相连。
- 花师:指的是特指掌管花卉的神灵或人。
- 银香洁:指女子身上散发的清香。
- 蕃釐:古代称呼春天的植物,可能指的是一种花卉。
- 琼稠叠:形容花瓣层叠如玉琼般的美丽。
- 纤阿宫阙:意指天上细腻的宫殿。
- 清池:指清澈的池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符,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春天的花卉和月色,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崇尚和个人情感的细腻。
诗歌鉴赏
《瑶华 玉绣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花卉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头通过“蕊珠翠结”的描写,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如梦似幻的花海,花朵的娇嫩与生机勃勃跃然纸上。紧接着,诗人提到的“花师昨夜”,赋予了花卉神秘的生命力,仿佛在暗示着自然的奥秘与变化。
在描写花香时,诗人通过“弄箫人去”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在感叹美好时光的流逝。后面的“团团素影,浑不见粉样几双栖蝶”,则通过对蝴蝶的隐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将视线转向天空与水面,通过“映天上纤阿宫阙”和“难认一丸真月”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令读者体会到生活的不可捉摸与瞬息万变。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花卉和月色,更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蕊珠翠结,密簇柔梢:花瓣如珠翠般相连,密集地聚集在柔软的枝头。
- 花师昨夜,都咒变春暖忽堆晴雪:昨夜的花神施法,使得春天温暖如春雪纷飞。
- 弄箫人去,还留得女银香洁:吹箫的人离去,留下女子身上的清香。
- 料蕃釐旧观开时,无此碎琼稠叠:想必在过去的日子里,没有如此纷繁的花瓣层叠。
- 分明似玉玲珑,但綵线同心,犹未穿揭:花瓣如玉般玲珑,但仍未完全绽放。
- 团团素影,浑不见粉样几双栖蝶:花影团团,难以看到几只粉色的蝴蝶栖息。
- 良宵十五:美好的夜晚,正值农历十五。
- 映天上纤阿宫阙:映照在天空的细腻宫阙上。
- 傍清池照水俱圆,难认一丸真月:清池边的水面与天上的圆月难以分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珠翠,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花师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使自然更具生机。
- 对仗:如“映天上纤阿宫阙”与“傍清池照水俱圆”,展现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和“美好时光”的主题展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短暂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卉: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清香:代表着美好、纯洁的情感。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梦幻。
- 水面:反映出生活的真实与虚幻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蕊珠翠结”是指什么?
A. 叶子
B. 花瓣
C. 枝干
D. 花蕊 -
“弄箫人去”中“弄箫”指的是什么?
A. 吹乐器
B. 弹琴
C. 唱歌
D. 跳舞 -
诗中提到的“良宵十五”指的是什么时候?
A. 农历初一
B. 农历十五
C. 农历三十
D. 农历二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感悟,而李符的《瑶华 玉绣毬》则更强调情感与美感的结合,展现了个人对春天的深情寄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符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