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万里《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其三》
初开犹见蒂和心,
今日来看花满林。
日照一团都是雪,
更无红蜡与黄金。
白话文翻译:
初开的梅花,仍能看到花蕾和花心。
今天来这里,看到满林的花开。
阳光照射下,白花闪烁,宛如一片雪白,
再也没有红色蜡烛和金色的光芒。
注释:
- 犹见:仍然能看到。
- 蒂和心:指花蕾的底部和花心。
- 满林:林中开满了花。
- 日照:阳光照耀。
- 一团都是雪:阳光照耀下的白花,仿佛是雪花。
- 红蜡与黄金:比喻鲜花的颜色,红蜡指红色的蜡烛,黄金指金色的光彩。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梅花的细腻观察与赞美。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通常与冬季寒冷相联系,而此诗则通过描写梅花在温暖阳光下的盛开,展现了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尤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田园风光和花卉,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正月三日,正值冬春交替之际。梅花作为寒冬中的一抹春色,象征着希望与生命力,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生命的力量。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初开犹见蒂和心”展现出梅花的初绽之美,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新生的气息。而“今日来看花满林”则表现出梅花的繁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仿佛整个林子都被花海包围,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两句“日照一团都是雪,更无红蜡与黄金”则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梅花的白色与雪相提并论,展现出阳光照耀下的梅花如雪般纯洁的美感。而最后一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鲜花的纯白与金色的光芒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梅花的高洁与不俗。这首诗不仅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美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初开犹见蒂和心:描述梅花刚刚开放时,花蕾和花心仍然清晰可见,意味着生命的起点。
- 今日来看花满林:强调梅花的盛开,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 日照一团都是雪:用雪来比喻梅花的洁白,展现了阳光下的美丽景象。
- 更无红蜡与黄金:强调梅花的独特之处,去除了其他颜色的花,独自显现出其高洁。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雪,强调其纯洁。
- 对比:梅花与红蜡、黄金形成对比,突出梅花的高洁。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梅花的描写,反映了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坚韧、高洁,代表冬去春来的希望。
- 雪:象征纯洁与自然之美。
- 阳光:象征温暖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初开犹见蒂和心”是什么意思?
- A. 描述梅花的初开
- B. 描述梅花的凋零
- C. 形容天气的变化
-
诗中“日照一团都是雪”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梅花的颜色
- B. 冬天的寒冷
- C. 春天的温暖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梅花与白居易的桃花,两者都通过花卉描绘春天的气息,但杨万里的梅花更强调坚韧与清冷的美,而白居易的桃花则充满了生机与热烈的春意。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