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来风雨掠余春,晏起萧条一病身。三月长安泥浩浩,懒随车马作游人。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风雨带走了最后的春光,早晨醒来,身体因病而感到萧条。三月的长安城,泥泞一片,我懒得跟随车马去游玩。
注释:
- 夜来:夜晚来临。
- 风雨掠余春:风雨带走了春天的最后时光。
- 晏起:晚起,这里指早晨醒来。
- 萧条:形容景象冷落,这里指身体因病而感到不适。
- 三月长安:指宋代的长安城,即今天的西安。
- 泥浩浩:形容泥泞很多。
- 懒随车马作游人:懒得跟随车马去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生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风雨和早晨的萧条景象,表达了他对春天逝去的感慨和对病痛的无奈。诗中的“三月长安泥浩浩”反映了当时长安城的景象,也可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病中的感受和对春天的留恋。首句“夜来风雨掠余春”通过风雨的形象,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哀愁。次句“晏起萧条一病身”直接写出了作者因病而感到的身体不适和心理的萧条。后两句“三月长安泥浩浩,懒随车马作游人”则通过长安城的泥泞景象,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来风雨掠余春”:夜晚的风雨带走了春天的最后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 “晏起萧条一病身”:早晨醒来,身体因病而感到萧条,直接写出了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
- “三月长安泥浩浩”:三月的长安城,泥泞一片,反映了当时的环境,也可能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种隐喻。
- “懒随车马作游人”:作者懒得跟随车马去游玩,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掠余春”中的“掠”字赋予了风雨以人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春天被风雨带走的情景。
- 对仗:“夜来风雨掠余春,晏起萧条一病身”中的“夜来”与“晏起”,“风雨”与“萧条”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春天逝去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
- 泥泞:象征着现实生活的艰难和不便。
- 病身:象征着作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夜来风雨掠余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夏天的到来 B. 春天的逝去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 “晏起萧条一病身”中的“晏起”指的是什么? A. 早起 B. 晚起 C. 午睡 D. 夜眠
- “三月长安泥浩浩”反映了什么? A. 长安城的繁华 B. 长安城的泥泞 C. 长安城的宁静 D. 长安城的战争
- “懒随车马作游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游玩的渴望 B. 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C. 对旅行的热爱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感悟。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夜来》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 张耒的《夜来》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身体的感受,而苏轼的诗则更侧重于心理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