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时间: 2024-09-19 21:27: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中秋前数夕,久雨方晴)
作者: 向子諲 〔宋代〕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追赏且探先,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无奈婵娟。
饮客不来自酌,对影亦清妍。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好在章江西畔,有凌云玉笥,空翠相连。
懒崎岖林麓,则窈窕溪边。
自断此生休问,愿瓮中长有酒如泉。
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
白话文翻译:
在中秋节前几天,连绵的雨水让人怨恨,晴朗的景色也因而显得珍贵。虽然玉钩(新月)已经初升,冰轮(明月)还未完全圆满,但我却无奈于这美好的月色。饮酒的人未曾到来,我只能独自对影而酌,影子同样显得清丽动人。任凭芗林(香草林)中的老者笑我,尽管我的鬓发已被白雪覆盖。
最美的还是在章江的西岸,有那凌云的玉笥(盛酒器),空中的翠色与之相连。懒得去崎岖的山林,只愿在那幽静的溪边闲坐。
我已断定此生不再追问,只愿在瓮中常有如泉水般的美酒。人间哪有如此美好,月下尊前又有谁能与我同醉?
注释:
-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 表达对中秋佳节天气不佳的遗憾。
-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 玉钩指新月,冰轮指明月,形容月亮还未完全圆满。
- 任笑芗林老: 形容年长者在香草林中嬉笑,带有自嘲的意味。
- 凌云玉笥: 形容高耸入云的盛酒器,象征美酒的珍贵与高雅。
- 自断此生休问: 表达一种放下过往、安于现状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子諲,字德辉,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风清新俊逸,富有情趣,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中秋节前夕,时值多雨的季节,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中秋明月的向往与对饮酒的渴望,折射出其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中秋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追望和对饮酒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开篇即以“恨”字引出情感,词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失落感。接着,词人将目光转向月亮,虽然月亮初升,但心中却因无人共饮而感到孤独,这种情感通过“对影亦清妍”得以深化。词中多次运用自然景物来反衬内心的情感,特别是“凌云玉笥”与“空翠相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优雅气氛。最后一句“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则将词人的孤独与对伴侣的渴望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恨中秋多雨及晴景: 开头便道出对中秋天气不佳的懊恼,情感直接。
- 追赏且探先: 追寻与欣赏月亮的美景,表现出一种急切的心情。
- 纵玉钩初上,冰轮未正: 描绘月亮的状态,暗示时间未到,心中期待未能实现。
- 饮客不来自酌: 表达孤独感,饮酒应是欢聚,但此时却只有自己。
- 任笑芗林老,雪鬓霜髯: 自嘲年老,感叹时光流逝。
- 好在章江西畔: 提到特定地点,增添了一份真实感。
- 懒崎岖林麓: 不愿意去艰难的山路,表现一种懒散与惬意。
- 自断此生休问: 表达放下过去的决心,寻求内心的宁静。
- 愿瓮中长有酒如泉: 期盼日常生活中能有源源不断的美酒,体现对生活的满足。
- 人间是,更谁得似,月下尊前: 结尾抒发孤独感,强调月下的饮酒情景无人共享。
修辞手法:
- 比喻: “玉钩”、“冰轮”等比喻月亮,生动形象。
- 拟人: “任笑芗林老”,赋予自然环境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 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律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中秋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透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明月: 象征团圆与思念,寄托对故人的怀念。
- 酒: 代表欢聚与快乐,反映人际关系的温暖。
- 自然景物: 通过自然的描写,增强情感的表达,展现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向子諲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云彩 -
诗中“愿瓮中长有酒如泉”的意思是? A. 渴望常有美酒相伴
B. 希望有泉水
C. 不想喝酒
D. 渴望长生不老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同样以中秋为主题,表现对月的思念。
- 李白《静夜思》: 以月为媒介,抒发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向子諲《八声甘州》 vs 苏轼《水调歌头》: 两者均以中秋为背景,但向子諲更多表现个人的孤独与思考,而苏轼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