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
白话文翻译
昔日熙宁年间盛世繁荣,远古时代麒麟降临的吉祥时刻。皇后内心崇尚勤俭美德,暗中辅助国家太平之基。她的功绩光辉照耀史册,追思荣耀备至,如同母亲般的仪范。遗留下来的百姓怀念她的恩德,箫鼓之声难以表达深深的悲痛。
注释
- 畴昔:往昔,从前。
-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指代盛世。
- 麟趾:比喻吉祥的征兆。
- 内敦:内心崇尚。
- 勤俭德:勤劳节俭的美德。
- 阴辅:暗中辅助。
- 馀烈:遗留下来的功绩。
- 彤史:记载后妃事迹的史书。
- 追荣:追思荣耀。
- 母仪:母亲的仪范,指皇后的典范。
- 遗民:遗留下来的百姓。
- 永裕:长久的恩德。
- 箫鼓:古代乐器,此处指哀悼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纪念宋神宗的皇后钦慈皇后而作。钦慈皇后在熙宁年间以勤俭著称,对国家有重要贡献。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皇后的敬仰和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钦慈皇后的赞美,展现了她勤俭持家、辅佐国家的崇高品德。首句“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以盛世和吉祥之兆开篇,凸显皇后的时代背景和她的重要地位。中间两句“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直接赞颂皇后的美德和她对国家的贡献。最后两句“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和“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则表达了后人对她的怀念和哀思,情感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畴昔熙宁盛,远同麟趾时:开篇点明时代背景,以盛世和吉祥之兆比喻皇后的时代和她本人的吉祥。
- 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直接赞颂皇后的勤俭美德和她对国家的暗中辅助。
- 馀烈光彤史,追荣备母仪:强调皇后的功绩被记载在史册中,她的荣耀如同母亲般的仪范。
- 遗民怀永裕,箫鼓不胜悲:表达后人对她的怀念和哀思,箫鼓之声难以表达深深的悲痛。
修辞手法:
- 比喻:“远同麟趾时”比喻皇后的时代和她本人的吉祥。
- 对仗:“内敦勤俭德,阴辅太平基”对仗工整,表达皇后的美德和贡献。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钦慈皇后的勤俭美德和她对国家的贡献,表达后人对她的怀念和哀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麟趾:吉祥的征兆,象征皇后的吉祥和重要地位。
- 勤俭德:勤劳节俭的美德,象征皇后的品德。
- 彤史:记载后妃事迹的史书,象征皇后的功绩被记载。
- 箫鼓:哀悼的音乐,象征后人对皇后的怀念和哀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畴昔熙宁盛”指的是哪个时期? A. 宋神宗时期 B. 宋仁宗时期 C. 宋徽宗时期 D. 宋真宗时期
-
诗中“内敦勤俭德”赞颂了皇后的哪种美德? A. 勤劳 B. 节俭 C. 勤劳节俭 D. 仁慈
-
诗中“馀烈光彤史”中的“彤史”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史书 B. 记载后妃事迹的史书 C. 记载皇帝事迹的史书 D. 记载历史的史书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 黄庭坚《寄黄几复》: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赞美。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张耒的《钦慈皇后挽词二首 其一》都表达了对已故人物的怀念,但前者更多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是对皇后功绩的赞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史》:详细记载了钦慈皇后的生平和贡献,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