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蓼花
作者: 郑谷 〔唐代〕
蔟蔟复悠悠,年年拂漫流。
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
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
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蓼花的生长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描写了蓼花在水边悠悠生长的情景,随着年年的变化,岁月在水流中轻轻拂过。诗人感叹,花开花落伴随着黄菊的盛放,似乎在清秋的季节中显得冷淡。傍晚时分,虫鸣声急促,寒冷的天气让栖息在这里的白鹭显得忧愁。回到故乡的溪水却无法归去,只能依靠系着渔舟。
注释:
- 蔟蔟:草木繁茂的样子。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延续和宽广。
- 拂漫流:形容水流轻轻拂过,流动不息。
- 差池:差异,错落的样子。
- 鸣虫急:傍晚时分虫鸣声急促。
- 寒藏:寒冷的环境中栖息。
- 宿鹭愁:宿鸟(白鹭)在此栖息感到忧愁。
- 故溪:指诗人的故乡溪水。
- 系渔舟:把渔舟系在岸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谷,字隐之,号阮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3年,卒于912年,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称赞。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郑谷晚年,他在岁月流逝中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特别是对故乡的思念和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郑谷的《蓼花》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诗中通过对蓼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开篇“蔟蔟复悠悠”,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蓼花的生长态势,仿佛听到了岁月在水流中轻轻拂过的声音。随着“年年拂漫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渗透在字里行间,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差池伴黄菊,冷淡过清秋”则引入了秋天的意象,黄菊的盛开与蓼花的生长形成对比,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变化。特别是“冷淡”二字,传递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萧瑟与凋零。
“晚带鸣虫急,寒藏宿鹭愁”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象,虫鸣声急促,显得更为生动,寒冷的天气让栖息的白鹭增添了几分忧愁。最后一句“故溪归不得,凭仗系渔舟”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无奈,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自然画面,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蔟蔟复悠悠:描写蓼花的茂盛和生长状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年年拂漫流:强调时间的流逝,水流轻柔地带走了岁月。
- 差池伴黄菊:黄菊与蓼花相伴,暗示着生命的交替和相对。
- 冷淡过清秋:秋天的气息让一切显得冷清,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 晚带鸣虫急:傍晚的虫鸣声更加急促,增添了环境的生动感。
- 寒藏宿鹭愁:寒冷的环境使得栖息的白鹭显得忧愁,象征着孤独。
- 故溪归不得:对故乡的怀念与无奈,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
- 凭仗系渔舟:渔舟成为了与故乡的唯一联系,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依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 拟人:虫鸣声、白鹭愁等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冷淡过清秋”与“晚带鸣虫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蓼花:象征着生命的茂盛与轮回。
- 黄菊:代表秋天的成熟与衰落。
- 鸣虫: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白鹭:表达孤独与忧愁。
- 渔舟:象征着归属与对故乡的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蔟蔟复悠悠”是形容什么的状态?
- A. 时间的流逝
- B. 蓼花的茂盛
- C. 秋天的冷清
- D. 鸟儿的鸣叫
-
“晚带鸣虫急”中描绘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景象?
- A. 清晨
- B. 正午
- C. 傍晚
- D. 午夜
-
诗中提到的“故溪”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故乡
- B. 一条小河
- C. 渔舟
- D. 秋天的水流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郑谷的《蓼花》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郑谷更加强调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郑谷相关研究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