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武夷怀朱晦翁》

时间: 2025-01-04 08:40:45

五月凉巾陟翠微,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武夷怀朱晦翁
作者: 熊禾 〔宋代〕

五月凉巾陟翠微,
竹根香露湿人衣。
云行老树青猿过,
雪落长溪白鹭飞。
仙径好花愁急雨,
洞亭芳草怨斜晖。
我来只欲平林去,
细叩先生玉版扉。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凉风轻拂着青翠的山峦,
竹根上的香露浸湿了人们的衣服。
云朵在老树间飘荡,青猿在树间穿行,
雪花落在长长的溪水上,白鹭在飞翔。
仙境中的美丽花朵因急雨而愁苦,
洞亭中的芳草在斜阳下怨恨着日暮。
我来到这里只想去平林深处,
轻轻叩响先生的玉版门。

注释:

  • 凉巾:指凉爽的头巾,古时人们在夏季用以遮挡阳光。
  • 翠微:指青翠的山峦或山色。
  • 香露:指竹根上的露水,因其清香而得名。
  • 青猿:指青色的猿猴,常出现在山林间。
  • 白鹭:一种水鸟,常在水边飞翔。
  • 仙径:指神仙的道路,象征通往仙境的路径。
  • 玉版:象征着高雅的学问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富有文人气息。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与情感,注重情景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武夷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及对朱晦翁(朱熹)的怀念。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在此地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借景抒情,表达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咏武夷怀朱晦翁》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情感的诗作。诗中自然景色的描绘生动而细腻,体现了诗人对武夷山的热爱和对朱晦翁的敬仰。诗的开头,诗人以“五月凉巾陟翠微”描绘了初夏的清爽感受,表现出夏日的轻松和自然的美好。接着,竹根的香露湿润了衣裳,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而“云行老树青猿过,雪落长溪白鹭飞”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林景象,青猿和白鹭的出现,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之后,诗人通过“仙径好花愁急雨,洞亭芳草怨斜晖”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急雨和斜晖令美好的自然景致增添了一丝伤感情绪,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最后两句“我来只欲平林去,细叩先生玉版扉”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渴望与朱晦翁的交流,表达了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和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月凉巾陟翠微:描绘了初夏的清凉,诗人带着凉巾,爬上青翠的山峦,感受自然的气息。
  2. 竹根香露湿人衣:通过竹根的露水湿衣,表现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亲近感。
  3. 云行老树青猿过:云雾在老树间飘动,青猿穿行,展现了生动的自然景象。
  4. 雪落长溪白鹭飞:雪花飘落在长溪上,白鹭在水面飞翔,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5. 仙径好花愁急雨:仙境中的花朵因急雨而愁苦,表现出自然变化带来的伤感。
  6. 洞亭芳草怨斜晖:芳草在夕阳斜晖下显得愁怨,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7. 我来只欲平林去:明确了诗人的目的,渴望去平林深处,追寻理想与智慧。
  8. 细叩先生玉版扉:细心叩响朱晦翁的门,象征对文化与智慧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仙径”比喻理想的境界,“玉版扉”比喻文化的殿堂。
  • 拟人:将“好花愁急雨”赋予情感,表现自然的情感变化。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意象分析:

  • 凉巾:象征清凉与舒适,反映诗人的内心状态。
  • 香露:象征清新与自然,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 青猿:象征野性与自由,反映自然的生机。
  • 白鹭:象征高洁与优雅,展现自然的美丽。
  • 仙径:象征理想的道路,体现对文化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凉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一种头巾
    C. 一种衣服
    答案:B

  2. “白鹭”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高洁
    C. 财富
    答案:B

  3. 诗人希望通过“细叩先生玉版扉”表达什么? A. 对朱晦翁的敬仰
    B. 对自然的无奈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情感表达。
  • 崔护《题都城南庄》:描绘的场景与本诗相似,但更侧重于人情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