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4:19: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焰燧何劳鼓万牛,聊将一带付幽流。
才闻浮鹢来波上,已见牵羊出石头。
旧穴依然披信汐,古祠谁为荐时羞。
功名到了成何事,扰扰空移夜壑舟。
白话文翻译:
火光照耀何必用万头牛来鼓动?不如把这条带子交给幽暗的河流。
刚听到浮动的鹢船在波浪上驶来,便看到牵引羊群的人从石头上走出。
那旧日的穴居依然在潮水中显露,古老的祠堂又有谁为它献上时光的羞愧?
功名到头来又能有什么呢?纷纷扰扰,夜晚的船只在山谷中漂移。
注释:
- 焰燧:火光,指火的光亮。
- 幽流:幽静的水流,形容河水的宁静。
- 浮鹢:浮动的小船,这里指代来人。
- 牵羊:牵引羊群,象征生活的琐碎。
- 旧穴:指旧时居住的地方。
- 信汐:潮水的信号,表示水位的变化。
- 荐时羞:献上时间的羞愧,表示对往昔的感慨。
- 扰扰:嘈杂、纷扰的样子,形容生活的忙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季明,号东皋,宋代诗人,早年仕于官场,后辞官归隐,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金陵怀古二首》是李之仪在金陵游览时,怀古而作,表达了对往昔历史及个人功名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金陵怀古二首 其一》是李之仪在金陵写下的一首怀古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思和个人情感的沉淀。开篇以“焰燧何劳鼓万牛”引出,借用火光与牛的意象表达对古老文明的回忆与感慨,火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却又与万牛的劳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轻松。接着,诗人描绘了水流中浮动的鹢船和牵引羊群的场景,这些生活细节不仅展现了古代乡村的宁静,也透出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旧穴依然披信汐,古祠谁为荐时羞”,诗人在这里细腻地描绘了古老遗迹的沧桑,似乎在问:谁能为这些古老的遗迹感到羞愧?这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最后一句“功名到了成何事,扰扰空移夜壑舟”,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质疑,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感叹繁忙的生活与功名的虚无。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又通过历史的回顾传达了深邃的哲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焰燧何劳鼓万牛:火光何必用万头牛去鼓动,暗示对历史的怀念与现代生活的对比。
- 聊将一带付幽流:不如将这条带子交给幽静的水流,表明对过往的放下。
- 才闻浮鹢来波上:刚刚听见小船在波浪上漂浮,表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息。
- 已见牵羊出石头:已看到牵引羊群的人从石头上走出,说明生活的平常与自然。
- 旧穴依然披信汐:旧日的洞穴依旧在潮水中显露,象征着历史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 古祠谁为荐时羞:古老的祠堂又有谁为它感到羞愧,表达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 功名到了成何事:功名最终能成就什么,质疑人生的价值。
- 扰扰空移夜壑舟:纷乱的生活使得夜晚的船只在山谷中漂移,表现出人生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作无意义的浮云,表明对名利的冷漠。
- 对仗:诗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使得“古祠”有了情感,赋予历史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回忆与人生的思考展开,质疑功名的意义,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哲理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焰燧:象征光明与历史的辉煌。
- 幽流:代表安静与沉思。
- 浮鹢:象征生活的轻松与自然。
- 旧穴:代表历史的沉淀。
- 古祠:象征文化与传统的延续。
- 功名:代表人生追求的虚幻。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历史的痕迹,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焰燧”指的是什么? A. 火光
B. 水流
C. 船只 -
“旧穴依然披信汐”中“信汐”指的是什么? A. 潮水
B. 风声
C. 月光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质疑
C. 忽视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之仪与杜甫的诗作都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但李之仪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的感悟,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李之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