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友人见寄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4:1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除却吟诗总是尘,道人应笑可怜人。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
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
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
白话文翻译:
除去吟诵诗词,生活中不过是尘世的琐事,
道士也许会嘲笑这可怜的人。
我知道参禅求道能够成就佛果,但还没到达升华的境界,只能咽下唾液。
村庄的烟雾常常像腊月一样,
禅房的灯火却如春天般明亮。
我们还是得照例吃顿饭,
暂且借着明亮的窗户,聊聊天,做个邻居。
注释:
字词注释:
- 除却:去掉,除去。
- 吟诗:吟诵诗词。
- 尘:世俗的琐事。
- 道人:修道的人,指道士。
- 固知:固然知道。
- 参请:参禅求道。
- 升腾:升华,达到更高的境界。
- 咽津:吞咽唾液,表示渴望却无法得到。
- 风烟:村落的烟雾,形象化的描绘乡村的景象。
- 灯火:灯光,象征温暖和希望。
- 餐䭔子:用餐,指吃饭。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到的“成佛”与“参请”体现了禅宗对悟道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关注。
- “村落风烟常似腊”暗指冬季的寒冷与凋零,与“禅房灯火已如春”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禅宗的内心宁静与温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字文卿,号海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初年,后世称其为“北宋余风”的代表人物之一。李之仪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之仪与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感悟和对禅宗哲学的思考,反映出他在孤独中寻求友谊和温暖的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琐事的感慨和对禅宗哲学的思考,展示了李之仪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以“除却吟诗总是尘”引入,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接着,作者引用“道人应笑可怜人”,反映了修道者对世俗人的不屑与嘲讽,进一步加深了对生活无奈的感受。
“固知参请能成佛,未到升腾且咽津。”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对佛教哲学的认同,但也暗示了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惆怅。接下来的“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则通过对比描绘了乡村的寒冷与禅房的温暖,显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希望。
最后两句“会须随例餐䭔子,聊借明窗暂作邻”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既是对生活琐事的接受,也是对友人相聚的珍视。整首诗在平淡中渗透出深厚的情感,体现了李之仪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无奈与对世俗生活的感慨。
- 第二联: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内心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
- 第三联:通过季节变化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思考。
- 第四联:展现了对友谊的珍惜,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村落的“风烟”比作腊月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村落风烟常似腊,禅房灯火已如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道士的人性化描绘出对世俗的嘲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与对友谊的渴望,表达了对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思考,展现出作者在喧嚣中追求内心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吟诗:象征文化修养与内心情感。
- 尘:代表世俗的琐事,反映生活的真实。
- 村落风烟:描绘乡村的宁静与沉寂,反映生活状态。
- 禅房灯火:象征内心的温暖与希望,体现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除却吟诗总是尘”中的“尘”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世俗琐事
C. 自然风景
D. 道理 -
诗中提到“参请能成佛”意指什么? A. 通过修道获得智慧
B. 世俗生活的无奈
C. 友谊的重要性
D. 对自然的热爱 -
“村落风烟常似腊”和“禅房灯火已如春”的对比,主要表达了什么? A. 自然的变化
B. 内心的宁静与温暖
C. 生活的艰辛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李之仪的对友谊的珍视形成对比;王维的《山中问答》则强调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与李之仪的禅房灯火的温暖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李之仪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