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时间: 2025-01-19 15:32: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陈兴宗夜集,俾爱姬出幕)
作者: 毛滂 〔宋代〕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
御酥做出花模样。
夭桃繁杏本妖妍,
文鸳彩凤能偎傍。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
缘云清切歌声上。
夜寒不近绣芙蓉,
醉中只觉春相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一首词描绘了美丽的女子在夜晚的场景。她那自然的美丽如月光般清丽,妆容闪耀,宛如用酥油雕刻出的花朵。娇艳的桃花和杏花都显得妖艳迷人,像文鸳和彩凤一样亲密依偎。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浓香,鹅黄色的新酒让人陶醉。伴随着清亮的歌声,夜空中的云朵似乎在轻轻摇曳。夜晚虽然寒冷,却无法接近绣制的芙蓉,醉中只觉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质:指天生的美貌。
- 婵娟:形容女子的美丽,像月亮一样。
- 妆光荡漾:形容妆容的光彩闪烁,似乎在波动。
- 御酥:指用酥油制作的食品,形容精致。
- 夭桃繁杏:夭桃和繁杏是指娇美的花朵,有妖艳之意。
- 文鸳彩凤:比喻美好的爱情,鸳鸯和凤凰都是吉祥的象征。
- 艾绿浓香:艾草的浓郁香气,清新而令人陶醉。
- 鹅黄新酿:形容新酿酒的颜色,柔和而清新。
- 缘云清切:形容空灵的音调和清晰的歌声。
- 夜寒不近:夜晚虽然寒冷,但无法靠近那绣花的芙蓉。
- 醉中:指醉酒之后的状态。
- 春相向: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向自己袭来。
典故解析:
词中提到的“文鸳彩凤”,源于古代对美好爱情的描绘,鸳鸯象征着夫妻或恋人的相爱,彩凤则代表着高贵与美好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约1110),字子晦,号月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丽典雅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常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女性的婉约之美。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美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美感的词作,毛滂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女子的美丽与春天的气息紧密相连,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词的开头以“天质婵娟,妆光荡漾”引入,直抒女子的美丽,仿佛月光洒在她的身上,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接着用“御酥做出花模样”形象地描绘了她的妆容精致,宛如花朵一般,增添了几分柔美的气息。
在对花卉的描写中,夭桃与繁杏的结合,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生命的绚烂,文鸳彩凤则象征着爱情的甜美与和谐。而“艾绿浓香,鹅黄新酿”的描写,则将气味与色彩结合,使读者如同置身于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中,心中充满愉悦。
最后两句“夜寒不近绣芙蓉,醉中只觉春相向”,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醉意,尽管夜晚寒冷,但春天的气息却依然扑面而来,这种矛盾的情感恰恰是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体验到的。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感与人情的细腻温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质婵娟,妆光荡漾:自然的美丽如婵娟,妆容如波动的光辉。
- 御酥做出花模样:精致的妆容如花朵般美丽。
- 夭桃繁杏本妖妍:桃花和杏花的娇艳,象征着春天的美丽。
- 文鸳彩凤能偎傍:比喻爱情的美好,象征亲密无间。
- 艾绿浓香,鹅黄新酿:描绘春天的气息与新酒的美好。
- 缘云清切歌声上:歌声清亮,似乎与云朵相伴。
- 夜寒不近绣芙蓉:夜晚寒冷,却无法靠近华美的芙蓉。
- 醉中只觉春相向:醉意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妆光荡漾”形象地表现女子的妆容。
- 拟人:将歌声与云朵相伴,赋予其生动的形象。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递出一种温暖而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质:象征自然的美丽与纯洁。
- 夭桃繁杏: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生命的活力。
- 文鸳彩凤: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和谐。
- 艾绿浓香:象征春天的气息与清新。
- 夜寒:象征孤独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毛滂
- C. 苏轼
-
“夭桃繁杏本妖妍”中的“妖妍”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
- B. 丑陋
- C. 平常
-
诗中提到的“艾绿浓香”代表什么?
- A. 夏天的气息
- B. 春天的气息
- C. 冬天的气息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
诗词对比:
- 《踏莎行》与《如梦令》的比较:两者都描绘了女性的美丽,但《踏莎行》更注重自然与爱情的和谐,而《如梦令》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学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