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场歌》
时间: 2025-01-17 10:17: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雉场歌》
作者:温庭筠
茭叶萋萋接烟曙,
鸡鸣埭上梨花露。
彩仗锵锵已合围,
绣翎白颈遥相妒。
雕尾扇张金缕高,
碎铃素拂骊驹豪。
绿场红迹未相接,
箭发铜牙伤彩毛。
麦陇桑阴小山晚,
六虬归去凝笳远。
城头却望几含情,
青亩春芜连石苑。
白话文翻译:
诗人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清晨薄雾中,茭白叶子繁茂,鸡鸣声中,埭边的梨花沾满露水。彩色的伞具已搭起,形成了围场,绣羽的白颈雉因美丽而相互嫉妒。雕尾的扇子高高张开,金线装饰显得华丽,轻盈的铃铛轻轻摇动,骊驹显得骄傲。绿草地上红色的足迹尚未交汇,箭矢射出,铜牙伤了彩色的羽毛。麦田和桑树下的小山在傍晚时分显得宁静,六条龙归去,远处笳声凝重。城头上遥望,似乎有几分情意,青色的农田与春天的杂草连成一片,通向石苑。
注释:
- 茭叶:指一种水生植物,常用作饲料。
- 萋萋:形容草木繁茂。
- 鸡鸣:指清晨时分的鸡叫声。
- 彩仗:指五彩的伞具,象征华丽的装饰。
- 绣翎:指用绣工艺制作的羽毛装饰。
- 白颈:形容雉鸡的特征,白色的颈部。
- 雕尾:指一种有华丽尾羽的鸟。
- 铜牙:指箭头或其他金属器物的部分。
- 六虬:古代传说中的六条龙,象征神秘和威严。
- 青亩:表指青色的田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冷道人,唐代诗人,擅长词曲,尤其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多描绘离愁别恨,情感细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结合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中描绘的景象,体现了唐代农村生活的恬淡与自然之美。
诗歌鉴赏:
《雉场歌》是温庭筠的一首优美的田园诗,诗中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全诗的开头描写了清晨的宁静,茭叶的繁茂与鸡鸣声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景。接着通过“彩仗锵锵”的描写,突显了庆典的热闹场面,绣翎与白颈雉的对比,则表达了美丽与嫉妒的情感。诗人在这一系列的描写中,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引发了对人性情感的思考。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农田的繁茂与丰收的期待,最后的“城头却望几含情”则暗示了对亲情或爱情的思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情感的深度。这种将自然景色与人类情感结合的手法,体现了温庭筠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茭叶萋萋接烟曙:开头描绘清晨的景象,茭白的生长和薄雾的交织,展现了生机。
- 鸡鸣埭上梨花露:鸡鸣声点缀了早晨的宁静,梨花上的露水增添了清新感。
- 彩仗锵锵已合围:描绘了庆典或围猎的热闹场面,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 绣翎白颈遥相妒:表现了美丽的白颈雉因彼此的美丽而生出嫉妒之情。
- 雕尾扇张金缕高:描写华丽的鸟类,象征着富贵与荣耀。
- 碎铃素拂骊驹豪:骊驹骄傲,铃声清脆,传达出一种自由与豪放的气息。
- 绿场红迹未相接:绿草地上的足迹尚未交汇,象征着未来的希望与可能性。
- 箭发铜牙伤彩毛:箭矢射出,象征着竞争与斗争的残酷。
- 麦陇桑阴小山晚: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场景,展现了田园的恬淡。
- 六虬归去凝笳远:远方的龙归去,笳声余音绕梁,象征着对远方的思念。
- 城头却望几含情:在城头遥望,暗示着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
- 青亩春芜连石苑:最后以春天的青色田野与石苑相连,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彩仗锵锵”比喻热闹的场景。
- 拟人:如“六虬归去凝笳远”,赋予龙以情感。
- 对仗:如“雕尾扇张金缕高,碎铃素拂骊驹豪”,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茭叶:象征生机与繁荣。
- 鸡鸣:象征清晨与新生。
- 彩仗:象征庆典与喜悦。
- 白颈:象征美丽与嫉妒。
- 骊驹:象征豪放与自由。
- 麦陇桑阴:象征宁静与丰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雉场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温庭筠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彩仗”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五彩的伞具
C. 一种鸟
D. 一种乐器 -
“六虬归去凝笳远”中的“六虬”指的是? A. 六条龙
B. 六种花
C. 六个村庄
D. 六种乐器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的生机与忧国之情。
- 《静夜思》(李白):表达思乡之情,展现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温庭筠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温庭筠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温庭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