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和张文伯寒食日雨)》
时间: 2025-01-01 12:1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和张文伯寒食日雨)》
作者:王之道 〔宋代〕
从来寒食半阴晴。
花底听歌声。
昨夜满城风雨,
惜花还系心情。
海棠枝上,
朱唇翠袖,
欲斗轻盈。
须藉嫣然一笑,
醉吟同过清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寒食节这一天的天气变化,从来寒食时节总是阴晴不定。在花下听到歌声,昨夜风雨交加,心中对花的不舍与惆怅。海棠树上,朱唇翠袖的女子,轻盈的姿态似乎要与春花争艳。只需她的一抹微笑,就能让我醉心吟唱,和她一起度过清明时节。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节日时人们禁火,吃冷食。
- 花底:花下,指在花树下。
- 惜花:对花的惋惜、珍惜。
- 海棠:一种花,常用以象征美丽的女子。
- 朱唇翠袖:形容女子的美丽,朱唇指红色的嘴唇,翠袖指绿色的衣袖。
- 嫣然:微笑的样子,形容女子笑容娇美。
典故解析
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后逐渐演变为纪念先祖和禁火的节日。诗中提到的“清明”则是紧接在寒食节后的节日,通常与扫墓、祭祖有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其词风清新婉约。此词是与张文伯的寒食日雨相和,显示了其对好友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寒食节前后,正值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雨与花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日的重视与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寒食节的天气变化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既惆怅又富有生机的氛围。开篇的“从来寒食半阴晴”,便道出寒食节的阴晴不定,暗示了人生的无常。接着通过“花底听歌声”,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场景中,花下的歌声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词中“昨夜满城风雨”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惜别之情,尤其是对花的眷恋,体现了作者感性的内心世界。
“海棠枝上,朱唇翠袖”这一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出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似乎与春花相媲美,传达出一种轻盈的美感。最后一句“须藉嫣然一笑,醉吟同过清明”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这位女子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愿望,充满了温馨与浪漫的情感。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渗透着人际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从来寒食半阴晴:意指寒食节的天气常常变化,给人一种无常之感。
- 花底听歌声:在花下听到动人的歌声,增添了春日的情趣。
- 昨夜满城风雨,惜花还系心情:昨夜的风雨让人对花的珍惜更加深刻,心情沉重。
- 海棠枝上,朱唇翠袖,欲斗轻盈: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表现出她轻盈的姿态。
- 须藉嫣然一笑,醉吟同过清明:希望能借着她的微笑,共同享受美好的时光,传达出一种渴望与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海棠”比喻美丽的女子,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花的美丽与女子的魅力相结合,使得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
- 对仗:如“朱唇翠袖”,在形式上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丽事物的珍惜,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热切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 花:代表美丽与短暂,寓意着生命的脆弱。
- 海棠:象征着美丽的女子与春天的生机。
- 朱唇翠袖:体现了年轻女子的娇美与活力。
- 嫣然一笑:象征着温柔与吸引力,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端午节 -
诗中提到的“海棠”主要象征什么?
A. 雨
B. 友谊
C. 美丽的女子
D. 传统 -
“须藉嫣然一笑”中的“嫣然”指的是什么?
A. 哭泣
B. 微笑
C. 愤怒
D. 无情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清明》 by 杜甫:同样描绘了清明节的情感与思考。
- 《寒食》 by 白居易:体现了对寒食节的思考与情感。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朝中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女性形象与春天为主题,王之道侧重于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交融,李清照则通过更为细腻的个人情感展现女性的内心世界。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词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之道词研究》
- 《古典诗词与现代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