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塘》

时间: 2025-01-06 09:24:08

一椽自著此山幽,芦苇萧萧绕屋头。

野老屡来询姓字,社人相约赛春秋。

寒山此去无飞燕,白水初传有远鸥。

病起偶然成独往,冷烟斜照使人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仙塘 利登 〔宋代〕 一椽自著此山幽,芦苇萧萧绕屋头。 野老屡来询姓字,社人相约赛春秋。 寒山此去无飞燕,白水初传有远鸥。 病起偶然成独往,冷烟斜照使人愁。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在这山中隐居,芦苇丛生环绕着我的小屋。 乡野的老者多次来询问我的姓名,村社的人们相约一起庆祝春秋佳节。 寒冷的山中没有飞燕,清澈的水边初次传来远方鸥鸟的叫声。 病愈后偶然独自出行,冷烟和斜阳让人感到忧愁。

注释:

  • 一椽:指简陋的居所。
  • 萧萧:形容风吹芦苇的声音。
  • 野老:指乡间的老人。
  • 社人:指村社的居民。
  • 赛春秋:指庆祝春秋两季的节日。
  • 寒山:指寒冷的山中。
  • 白水:指清澈的水。
  • 远鸥:指远方的鸥鸟。
  • 病起:指病愈。
  • 冷烟斜照:指冷清的烟雾和斜阳。

诗词背景: 利登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偏好隐逸生活,追求自然与宁静。这首《仙塘》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隐居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芦苇萧萧绕屋头”一句,以声入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深的氛围。“野老屡来询姓字”和“社人相约赛春秋”则表现了诗人与乡野居民的和谐关系,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后两句“寒山此去无飞燕,白水初传有远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感受。最后“病起偶然成独往,冷烟斜照使人愁”则抒发了诗人病愈后的孤独和忧愁,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 首句“一椽自著此山幽”,表达了诗人独自隐居山中的情景,用“一椽”形容居所的简陋,凸显了隐逸生活的朴素。
  • 第二句“芦苇萧萧绕屋头”,通过声音的描绘,增强了山中幽静的氛围。
  • 第三句“野老屡来询姓字”,表现了诗人与乡野居民的友好互动,增添了人情味。
  • 第四句“社人相约赛春秋”,描绘了村社居民庆祝节日的情景,展现了生活的热闹。
  • 第五句“寒山此去无飞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
  • 第六句“白水初传有远鸥”,以远鸥的叫声,增添了诗中的动感。
  • 第七句“病起偶然成独往”,抒发了诗人病愈后的孤独感受。
  • 第八句“冷烟斜照使人愁”,通过冷烟和斜阳的描绘,加深了诗中的忧愁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芦苇萧萧绕屋头”中的“萧萧”,赋予芦苇以人的声音。
  • 对仗:如“寒山此去无飞燕,白水初传有远鸥”中的“寒山”与“白水”,“无飞燕”与“有远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山中隐居的景象,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芦苇:象征着山中的幽静和自然的朴素。
  • 野老:代表乡野的淳朴和人情味。
  • 社人:象征着村社的热闹和生活的气息。
  • 寒山、白水:代表自然的清冷和纯净。
  • 远鸥:象征着远方的向往和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椽”指的是什么? A. 一座房子 B. 简陋的居所 C. 一座桥
  2. “野老屡来询姓字”中的“野老”指的是什么? A. 野外的老人 B. 乡间的老人 C. 野外的动物
  3. “社人相约赛春秋”中的“社人”指的是什么? A. 社会人士 B. 村社的居民 C. 社团成员
  4. “寒山此去无飞燕”中的“寒山”指的是什么? A. 寒冷的山 B. 寒冷的山中 C. 寒冷的山路
  5. “白水初传有远鸥”中的“白水”指的是什么? A. 白色的水 B. 清澈的水 C. 白色的河流

答案:1. B 2. B 3. B 4. B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隐居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利登的《仙塘》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中隐居的景象,但利登的诗更加注重人情味和生活的气息,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利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