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步述所见 利登 〔宋代〕 趁晴收断薪,破晓循幽浦。 山寒树欲风,云重天将雨。 兔奔初种畦,鸡拾获残亩。 叶深樵无踪,水落鱼可数。
白话文翻译: 趁着晴天去收集断枝,黎明时分沿着幽静的河岸行走。 山中寒气逼人,树木似乎在风中颤抖,云层厚重,天空中即将下雨。 兔子在刚播种的田里奔跑,鸡在残破的田地上觅食。 树叶茂密,樵夫的踪迹难寻,水位下降,鱼儿清晰可见。
注释:
- 趁晴:趁着天气晴朗。
- 断薪:断枝,指砍下的树枝。
- 破晓:黎明时分。
- 幽浦:幽静的河岸。
- 山寒:山中的寒气。
- 树欲风:树木似乎在风中颤抖。
- 云重:云层厚重。
- 天将雨:天空中即将下雨。
- 兔奔:兔子奔跑。
- 初种畦:刚播种的田地。
- 鸡拾:鸡在觅食。
- 获残亩:在残破的田地上。
- 叶深:树叶茂密。
- 樵无踪:樵夫的踪迹难寻。
- 水落:水位下降。
- 鱼可数:鱼儿清晰可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利登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他的诗歌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清晨,趁着晴朗的天气,沿着幽静的河岸行走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诗中通过对山寒、云重、兔奔、鸡拾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诗中“趁晴收断薪,破晓循幽浦”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珍惜,也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山寒树欲风,云重天将雨”则进一步以山寒、云重来烘托出秋天的萧瑟与变幻。后两句“兔奔初种畦,鸡拾获残亩”和“叶深樵无踪,水落鱼可数”则通过兔奔、鸡拾、叶深、水落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趁晴收断薪,破晓循幽浦”:趁着晴朗的天气去收集断枝,黎明时分沿着幽静的河岸行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山寒树欲风,云重天将雨”:山中寒气逼人,树木似乎在风中颤抖,云层厚重,天空中即将下雨。这句诗通过山寒、树欲风、云重等意象,烘托出秋天的萧瑟与变幻。
- “兔奔初种畦,鸡拾获残亩”:兔子在刚播种的田里奔跑,鸡在残破的田地上觅食。这句诗通过兔奔、鸡拾等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宁静。
- “叶深樵无踪,水落鱼可数”:树叶茂密,樵夫的踪迹难寻,水位下降,鱼儿清晰可见。这句诗通过叶深、水落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树欲风”,将树木拟人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和动作。
- 对仗:如“山寒树欲风,云重天将雨”,通过山寒与树欲风、云重与天将雨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清晨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山寒、云重、兔奔、鸡拾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变幻,以及丰收与宁静,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之真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寒: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变幻。
- 云重:象征着天空的厚重与即将到来的雨。
- 兔奔:象征着秋天的丰收与生机。
- 鸡拾: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平凡。
- 叶深:象征着秋天的茂密与宁静。
- 水落:象征着秋天的清澈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趁晴收断薪”中的“断薪”指的是什么? A. 断枝 B. 断木 C. 断草 D. 断石
- 诗中“山寒树欲风”中的“树欲风”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叶深樵无踪”中的“樵无踪”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樵夫的踪迹难寻 B. 樵夫的踪迹易寻 C. 樵夫的踪迹消失 D. 樵夫的踪迹明显
- 诗中“水落鱼可数”中的“水落”象征着什么? A. 秋天的清澈 B. 秋天的浑浊 C. 秋天的干涸 D. 秋天的涨潮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秋天山居的宁静与美丽,与利登的这首诗有相似的意境。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利登的《秋步述所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利登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变幻,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
- 利登的《秋步述所见》与杜甫的《秋兴八首》:两首诗都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利登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丰收与宁静,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变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利登的这首诗。